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 陈淦璋 王为薇)记者今天获悉,省政府金融办、省教育厅、团省委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坚决抵制校园非法网络借贷行为的倡议书》(倡议书附后),全面剖析校园非法网络借贷的种种现象,并呼吁全体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抵制各类非法网贷行为。
去年以来,一些打着“校园贷”“现金贷”“美容贷”“培训贷”等名义,专门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现象不断出现,看似手续简单便捷,实则充斥了重重不法陷阱。如一次性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看似每月仅需偿还551元,感觉压力小、较划算,但连本带息实际需还款6612元,折合年利率已高达32%。
该倡议书向广大学子呼吁,坚决做到不参与、不接触非法网贷活动;不充当非法网贷宣传员、代理人,不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不使用个人信息为他人网贷提供便利,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为自己进行网贷。遇身边同学朋友有申请办理网贷业务的,友善提醒尽快了结、防范风险并及时报告学校或老师。
连日来,省内各大高校也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10月11日至17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交通银行湘江中路支行联合该学院有关部门主办,通过PPT为师生讲解非法集资、非法网络借贷、非法买卖银行卡的相关案例和防范技巧,以及新版人民币辨别和识伪技巧等内容,并进行现场解答。
关于坚决抵制校园非法网络借贷行为的倡议书
全体在校大学生朋友们:
祝贺你们在美好的金秋时节走进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校园是潜心学习、塑造品格的殿堂。在这里你可以尽显个人才华,结识各方同学和朋友,但同时也需要你时刻擦亮眼睛,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清醒头脑、明辨是非;特别是作为已经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更需要对自己保持理性约束,避免掉进不法陷阱,导致学业受损,伤害自己或家庭。
去年以来,一些打着“校园贷”“现金贷”“美容贷”“培训贷”等名义,专门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现象不断出现。他们通过网站、APP及校园代理等渠道开展业务,借口“扶持创业”“助学扶贫”等多种旗号,以“分期偿还、低利息”甚至“零利息”迷惑吸引同学们贷款。看似手续简单便捷,实则充斥了重重不法陷阱。
一是往往利用“指标费”“服务费”或其他名目收取高额手续费,导致应偿还本金远高于实际获得贷款额。如贷款1万元,你实际能获取的贷款也许只有9000元甚至更少,变相加重你的债务负担。
二是利用分期还款掩盖高利率真相。如一次性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看似每月仅需偿还551元,感觉压力小、较划算,但连本带息实际需还款6612元,折合年利率已高达32%。
三是逾期还款条件极为苛刻,让你无形中承受巨额债务风险。网贷公司只要在合同或电子授权上取得你的个人授权,一旦出现借款逾期,往往需要支付高额违约金或按天计算利息,并且实行复利计息或利滚利,本息连还导致严重超出个人承受能力,陷入债务偿还恶性循环。
四是往往采取威胁、恐吓等不法手段催收欠款,导致“欠款跳楼”“裸条借贷”“暴力催收”等现实悲剧屡次发生,给自己带来无尽伤害。轻者严重影响学业或被迫离开校园,重者连累父母家人甚至丧失理智逼迫自身作出极端事件。
尽管公安机关及金融管理部门对此类不法借贷行为加大了依法打击惩处力度,但由于其手段方式极为隐蔽,欺骗性、误导性强,你稍不注意自我保护,风险仍随时可能在你身上发生。为此,我们郑重呼吁并倡议全体大学生朋友从自己做起,坚决抵制各种非法网络借贷行为,有效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一、始终坚持以学业为主,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坚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摒弃攀比心理,坚决纠正脱离个人消费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做法,努力培养一心学习和艰苦朴素、量力而行、勤俭节约、体谅父母的优秀品质。
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抵制各类非法网贷行为。坚决做到不参与、不接触非法网贷活动;不充当非法网贷宣传员、代理人,不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不使用个人信息为他人网贷提供便利,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为自己进行网贷。遇身边同学朋友有申请办理网贷业务的,友善提醒尽快了结、防范风险并及时报告学校或老师。
三、确因生活困难或学业需要申请贷款帮助的,主动向父母或学校反映困难,坚持由家庭出面或学校统一组织,通过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助学贷款等业务。
四、不慎陷入“校园贷”“现金贷”“培训贷”“美容贷”及其他民间借贷纠纷的,第一时间向学校、家长报告情况或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或寻求帮助。
湖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湖南省教育厅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南省委员会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