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锄地、工地挑土、拾粪蛋、住土砖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县委书记身上,会不会让大家眼镜大跌,感到难以置信?

  别不信,这都是真人真事。

  让小编带大家一同往回穿越四十年,看看上个世纪湖南的县委书记们是个什么样儿。

  “晒得最黑”

  人物

  陈再仁,1976年至1983年任浏阳县委书记,曾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获评过省劳动模范,被群众称为“焦裕禄式干部”。

  故事:“生产要上去,干部要下去”

  陈再仁任县委书记之初,浏阳农村,物资匮乏,粮食紧张,许多家庭吃不饱肚子。

  这让陈再仁感到痛心。他知道,生产上不去,这样的生活就不会结束。

  “当时每年有大批干部抽调到农村帮助社队工作,但办点有点流于表面。”曾与陈再仁共过事的原浏阳县政协主席罗克崇老人回忆,有的干部点上不见人,成了“办家”干部。

  “生产要上去,干部要下去。”陈再仁说,农业要搞上去,首先从改进干部作风开始。

  1978年,在陈再仁的推动下,“四定一评”的办队岗位责任制出台:要求干部定点办社队,并给干部定任务指标,定劳动天数,定工作要求。然后公社逐月评比,县委逐季检查,年终验收总评。

  陈再仁带头选择了困难最大的花树生产队蹲点。来到花树,他跟群众一起,犁田、播种、育秧、割稻、打谷……清早还会起来捡狗粪,农民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连送公粮、卖余粮,他也挑着谷箩,把亲手收获来的稻谷,送到收购站。

  “那时候,只有在田里才能找到陈再仁。” 罗克崇说,当时群众都说,陈书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劳动;哪里有困难,陈书记就到哪里蹲点;陈书记到哪里蹲点,哪里就增产、增收。

  由于经常在田里劳动,陈再仁的皮肤晒得黝黑。不熟悉的人遇见,根本不会想到他是县委书记,还以为是个普通农民。

  陈再仁在花树蹲点的第一年,稻谷产量由上年的7万公斤,增长到11万公斤,人均收入由38元增长到67元。第二年,稻谷产量高达14万公斤,人均收入96元。

  县委书记带了头,对县、区、社三级办队干部影响很大,大家都说,“形势逼人,领导带了头,再不认真干就不行了。”在定点社队的帮助下,浏阳县全县农业获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