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吃惊的外卖市场

  9月,袁慧和刘国臣巩固团队,寻找技术人员。13个成员来自公管院、商学院、信息院等7个学院,以袁慧等大三学生为主力,除了一个负责技术的研三同学,全是93后。

  趁着国庆假期,他们走访了中南大学南校区周围165家有外卖服务的餐馆,结果让人吃惊不已:“在165家店中,我们抽样统计了35家,这35家一天的外 卖单量在3500单到4200单之间。我们还不敢拿35乘以4,谨慎地乘以2,保守估计整个南校区学生一天订外卖的量有8000单。”

  袁慧们想:“校外来的外卖可能不干净,且比较贵,至少是10元一份,一般就一个菜。很多送外卖的车辆进出校园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线下配 送,把食堂饭菜外卖,就把这些风险和隐患都规避了。”教学区之一的新校区没食堂,到本部、南校食堂有近20分钟路程,“下午有课的同学来回赶很匆忙,很多 人点外卖或吃泡面”。他们将目标市场暂时锁定在新校区。

  根据实际不断调整

  11点25分,骑上电动车,载上保温箱,刘国臣和徐连政一人一骑往新校区驶去。

  一路上他们经过了近10台校外的外卖车。到达约定的取餐教室不一小会儿,外卖都被取走了。这是研一的杨同学第二次在预餐网点餐。她告诉记者:“很实惠, 对食堂的油放心。预订也方便。要是实验室也能订就好了。”团队成员、大一的李林玉告诉记者:“今天意外来迟了两分钟,来不及分类摆放餐品。我们预设的是提 前3至5分钟到,按订单分ABCD四类摆好,大家很快可以拿到饭。”

  分类摆放的点子源于第一天的实践。那天,订单多,场面有些混乱。分类摆放后,取餐就很有序了。

  根据实际做的调整还真不少。袁慧说:“最初做了10元土豪餐,有卤肉、鸡肉等,很丰盛。我们觉得应该很受欢迎。做方案时,觉得3元减肥餐可能没什么人订。第一天发现,3元餐大受欢迎,10元餐反而点得少。于是调整了菜单。”

  在正式上线前,还试运营了一次。“最初,方案跟传统外卖一样,点餐即送。结果发现,物流完全跟不上。”于是,他们提出预订餐的概念,7:30-11:00接受点餐,11点后概不接单。没想到,同学们很接受这个理念,“8点之前就有很多单,且大多数都在10点前下单。”

  最初,团队还设计了PC网站、手机网站,后来发现教学区的同学主要用微信订餐,于是集中运营微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