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成倒三角形。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拥有全国医疗资源的30%,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市却占有全国医疗资源的70%。城乡医疗资源质量差异更大,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从数量到质量,医疗资源的配置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分层明显。全国性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农村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看病难问题。由于农村医生、医疗机构、医疗设施不足,加上交通条件的影响,农民就医远不及城市方便。
均衡配置城乡医疗资源不能单靠强制的行政力量
政府直接投资能解决城乡差异问题吗?政府可以在农村提供道路等公共产品,但是,对于私人产品,政府的作用相当有限。政府可以在农村建大型商场和医院,但是如果人口密集程度跟不上,交易量就上不去,这将导致大量资源闲置和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先天性的市场潜力不足,难以支撑和城市一样的商业网点和医疗服务,行政力量的强制实施,只能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城乡差异在国际上普遍存在。以医疗资源为例,世界各国农村医疗资源均不及城市丰富,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相当普遍。基本原因在于农村的人口密度小,支撑能力弱。不少国家农民人均拥有土地量很大,户与户间隔较远,不像我国内地平原地区的村庄,因此支撑一个医疗服务网点更不容易。更有甚者,加拿大北部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很少,人口密度极低,比较严重的疾病只能通过直升机运往城市治疗。
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农村医疗问题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第一,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数量多。如果说可以用不计成本的特殊办法解决加拿大土著居民的医疗问题,那么,中国农村的医疗问题必须用一种系统的、可持续的办法来解决,不计成本的特殊办法行不通。第二,中国内地的农村,尤其是平原地区的农村,人多地少,村庄人口较多,村与村比较密集,具有支撑医疗服务网络的较大潜力。因此,中国有可能也有必要用系统性的方法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为此,必须理清中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特殊原因。
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特殊原因
中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一般性的原因,还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医疗领域的逆向选择,二是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分割和部门分割。
改革开放以前,资源配置是以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的,平均主义思想贯彻在方方面面,因此,中国城乡差别不像现在这样大。当时,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统一调配人力、财力、物力。例如,对大学生统一分配,使相当数量的名牌大学毕业生 “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那时,在乡村中学有名师,在乡村卫生院有名医。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人才流动性的增加,第一批名医返城,农村医生资源平均质量第一次下降。由于农村医生资源平均水平的下降,患者对农村医疗组织的信任随之下降,农村医疗组织的市场开始萎缩,收入开始下降,医生待遇随之下降,这就促使第二批医生返城。第二批医生的返城,导致农村医生资源平均质量第二次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患者对农村医疗组织的信任继续下降,农村医疗组织的市场继续萎缩,医生待遇继续下降,这就促使第三批医生继续返城。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医生平均素质高于第二批,第二批高于第三批,如此循环下去,到2003年,乡镇卫生院普遍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人员素质低下、设备陈旧老化、患者不再信任。这就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医疗领域的逆向选择。若非新农合为乡镇卫生院打了一针强心剂,乡镇卫生院命运难料。这种逆向选择的过程加剧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矛盾,农民被迫长途跋涉就医于城市医院。
行政性的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强化了上述逆向选择。一方面,在行政等级制度下,人员 “下坡容易上坡难”,因此,医生一旦进入城市的大医院,就不敢冒险反向流动,这就是典型的棘轮效应,由此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单向流动。另一方面,地区行政垄断造成地区之间的分割,地区之间医疗资源流动困难,医疗领域竞争被弱化。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竞争的压力才是城市大医院关注农村市场的真正动力。中国的公立医院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附属物,有县属医院,有市属医院,有省属医院,有卫生部部属医院,还有其他部门所属的医院。它们有着严格的部门归属、行政级别、拨款渠道,甚至拥有各自的市场范围。这种地区分割和部门分割是医院竞争弱化、要素流动不畅、城乡差异固化的体制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