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湘江边剃头匠坚持老手艺 生存状态引争议(图)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2012年9月7日09:40【评论0条】字号:T|T

  湘江边的剃头匠坚持老手艺,其未来发展该何去何从引来市民热议。   贺文兵 摄  湘江边的剃头匠坚持老手艺,其未来发展该何去何从引来市民热议。   贺文兵 摄

  记者 唐薇频  实习生 冯欣

  “在橘子洲大桥的 桥墩堤坝上有位60多岁的老爷爷,坚持用老式剃头工具给人理发!”本报长沙手工艺地图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兴趣。三条凳子、两把椅子、一个脸盆、一个热水 瓶,一个陈旧脱漆的木盒子里,整整齐齐装着手推剪、刮脸刀、剪刀、刷子、挖耳勺等工具……昨日,记者根据热心读者郑先生提供的线索,在天心区湘江风光带段 看到了他所说的剃头匠,不过不是一位,而是3对夫妻档。一般是老师傅剃头修面,妻子则在旁边打水、洗头,配合得十分默契。

  手推剪用了50年

  3对夫妻档各有本领

  “这个手推剪是我当学徒时花2毛钱买的,用了50年,现在可能没得买了!”7岁开始学剃头,宋政文凭着一身手艺吃了一辈子的“剃头饭”。刚来长沙不久的 小伙子欧阳晓林想尝试一下长沙老手艺,宋老爹便从煤火炉上的开水壶里打了点热水,先用一块白色的肥皂为他洗头,然后从木盒里拿出手推剪开始慢工细活地工 作。剃头修面后,小伙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说:“舒服!”宋师傅当即露出了笑容。

  “那个师傅头发染得好,只要15元。”从深圳回来的夏象保爹爹一到长沙就惦记着展师傅的染发手艺。今年62岁的湖北人展过文年少时就来到长沙,他的拿手活便是染发。

  剃头修面是基本服务,而年近六旬的罗锡良夫妇独有的服务便是传统采耳。一个发黄的小竹筒里,装着数根长而细的挖耳工具。罗师傅和传统理发结下43年的缘分,他说,掏耳朵肩不能晃、臂不能摇,轻重幅度不能过大,深浅要恰到好处。

  一辈子老手艺舍不得丢

  市民建议给剃头匠划个“家”

  3个老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剪的都是平头、碎发。说到徒弟,他们都苦笑着说:“如今的年轻人,是不会遭这风吹雨淋日头晒的罪。我们都有十几年没带徒弟了。”

  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来剪发的市民有十几位,以老人居多,也有中青年的男客,还有父亲带着孩子双双来剪发的。他们并不介意条件的简陋和工具的原始:“6元钱剪一次,比起那些发廊便宜太多,手艺却不差!”

  剃头匠们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一辈子的老手艺,既舍不得丢,也仍是一家人生计的支撑。像罗锡良夫妇,就要靠着这门老手艺自食其力。

  “只要还有人需要,我们就会剃下去!”但这样走街串巷的生涯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剃头匠们心里也没底。有市民质疑江边的剃头匠影响市容,而更多的市民觉得不妨像设立流动摊贩规范点一样,给这些流动的剃头匠们划定一个区域,规范管理,让他们在这里自律营业。

  “毕竟,他们给市民一个实惠的理发选择;毕竟,他们身上承载着老艺人的酸甜苦辣;毕竟,剃头匠这个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手艺,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也要成为一段历史!”夏象保说。

  点击阅读更多更新湖南新闻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