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莫让民间文化在“保护”中“消失”

来源:工人日报2012年9月5日14:03【评论0条】字号:T|T

  南方网讯 这些年,社会各界对民间文化保护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珍品被收进博物馆,找到了“安身”之所。然而,正当我们为此感到欣慰之时,另一个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民间文化珍品,其实并没有在博物馆找到它们真正的归宿———一些被收进博物馆的民间文化藏品,却在这个最应该保护它们的地方,仍面临着继续“消失”的危险。

  《光明日报》不久前的一则报道说,80岁的民间美术研究专家王树村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便正在为这个问题深深地忧虑着。

  据报道,因为“土”得掉渣,那些被送进博物馆的民间文化藏品在大博物馆里得不到与高价文物同等的待遇,“一入‘馆’门深如海”,根本没有展出机会。而更让人忧虑的是,在各地的专业博物馆和艺术研究院所,民间文化藏品损毁问题严重。许多藏品被堆放在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房子里,任凭银饰在变黑、纸张在霉变、木器在生虫。于是乎,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才寻觅到“藏身之处”的宝贝,依然和那些散落于民间的同类一样,抵御不住岁月的侵蚀,忍受着不断“消失”的命运。

  是什么导致了民间文化珍品遭遇着“再破坏”的厄运?有关人士分析说,原因大致有三点:首先在于观念问题。许多人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利用这些东西搞一下旅游可以,玩一下也可以,保护就没必要了。其次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各级博物馆中研究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都十分缺乏,后续人才更是青黄不接,无人研究自然也就无人重视。第三是对保护的认识问题。目前,一些地方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尚停留在只“抢”不“救”的初级层面,认为把这些遗产“抢”进博物馆便万事大吉,至于之后该怎样对待它们,却很少有人再去考虑了。

  然而,就在我们的“再保护”面临重重困难之时,一些国家的一些人士却对我们的民间文化如痴如醉,不但搞专场展览,还加紧藏品收集。据说在日本某城市,就有一家专门对中国民间文化珍品进行收藏的博物馆,规模之大、品种之广,让许多人为之惊叹。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将来有一天,我们想看到的民间文化珍品在自己的家园找不到,却要到别国才可“一睹芳容”,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尴尬?

  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民间文化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不该只停留在当前肤浅的层面上,而要倾注更多的力量,有更多的责任心,在实实在在的保护上多下功夫。比如,订立具体的标准和细则,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让藏品在全面保护的状态下得到开放和利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激发更多的人对民间文化产生兴趣和研究热情,与此同时,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支专业研究人才队伍;采纳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建立保藏民间文化珍品的国家级博物馆,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珍品真正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编辑:姜志)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