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长沙最后五个粮仓开拆 原址兴建楼盘(组图)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2012年8月16日【评论0条】字号:T|T

 8月14日,一对夫妻、也是“粮一库”的两位老员工站在仓库前合影。 实习生 陈俊筱 摄 8月14日,一对夫妻、也是“粮一库”的两位老员工站在仓库前合影。 实习生 陈俊筱 摄
8月15日下午,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五栋苏式老粮库有两栋已开始拆除,周边的粮库已基本拆除完毕。记者 田超 摄  8月15日下午,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五栋苏式老粮库有两栋已开始拆除,周边的粮库已基本拆除完毕。记者 田超 摄
 ▲开福寺路上的长沙“粮一库”。(资料图片) ■记者 王文 见习记者 张卉 ▲开福寺路上的长沙“粮一库”。(资料图片) ■记者 王文 见习记者 张卉

  椭圆形的仓房、椭圆形房顶,红色的瓦片,在开福寺路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简称“粮一库”)旁,几栋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苏式仓库“格外打眼。它被粮库老职工戏称为“猪腰子”。

  8月14日下午,就在粮库仅剩的5栋“猪腰子”仓旁,建筑队搭起围挡开始拆仓。据施工人员说,20天内,5栋“猪腰子”仓就将全部拆掉。

  “猪腰子”仓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粮一库”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5栋老仓的拆除,这个长沙最大最老的粮库,将从长沙城北彻底消失。

  最后的五个粮仓开拆

  8月14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老粮仓边上已经搭起围挡,围挡后边,就是传说中的“猪腰子”仓,椭圆形的仓身、圆形伞状的屋顶、高高的大门,带有明显的苏式建筑风格。

  记者看到,这种老仓库长38米,宽14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在粮库工作了30年的张师傅介绍,这些“猪腰子”仓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设计是由苏联专家完成的,算得上是长沙最老的粮仓了。

  据张师傅介绍,“粮一库”原本有10座“猪腰子”仓,是并排建的,修开福寺路时,拆掉了5座。记者在现场看到,5栋“猪腰子”仓,有2栋已开拆,被拆下的砖上刻有五角星,而红瓦上刻着“兴德记砖瓦”等字样。

  “拆除后将兴建楼盘”

  今年快50的张师傅在“粮一库”已经工作了30年,做过办公室的工作,也搬过粮食,还亲手绘制过仓库第一张平面图。对他而言,“粮一库”陪伴他度过了近大半辈子的岁月。现在他还坚守着,等待见证老粮仓最后时刻。

  这里的一切,他如数家珍。“这些是五十年代苏联专家设计的专用粮仓,俗称‘苏式库’。原来有很多样式。”据老张透露,除了“猪腰子”仓外,“粮一库”还有两种老粮仓。一种叫“油盐坛子”,就是两个圆仓中间架个楼梯;另一种叫“单缸坛子“,就是单独一个圆仓。

  “这3种仓墙壁很厚,超过50公分,隔热性很好。”张师傅说,仓房底部设计了一个通风防潮的夹层。由于空间大,密封性、隔热性好,专门用来存放大豆、花生和杂粮。

  而据透露,拆除后这里将兴建一个楼盘,“以后这里就是天健芙蓉盛世小区的三期了”。

  老粮库·变迁史

  发黄的“粮一库志”记录60年变迁

  60年来,“粮一库”经历了什么?“粮一库”老职工、湖南粮食集团办公室主任毛士武翻开了发黄的“粮一库志“,讲述“粮一库”辉煌的过去。

  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始建于1950年,位于长沙北郊的伍家岭,习称枫树坪仓库。

  作为国家储备粮库,“粮一库”的仓房建设主要集中在1956年,老粮库一共有220多处建筑,其中储粮仓库有77栋,大米加工厂1栋,饲料加工厂1栋。另外还有2条铁路专线和6座风雨站台。

  毛士武说,“粮一库”主要由仓库和米厂两大部分组成。仓库年平均库存量约7.5万吨,最高时达到10.9万吨。在调运方面,“粮一库”的辐射点曾占到了全国大小货站的36%。几十年来从这里发出的粮食已辐射到了除台湾和西藏的28个省市和十几个国家。

  “‘粮一库’是湖南最大的粮食仓库,也是全国大型粮库之一。”毛士武小心翼翼地收起书本,似乎打算将这段历史同样珍藏起来。

  老粮库·退出史

  老职工讲述“粮一库”的“三次退出”史

  这次拆除5栋苏式老粮仓是继2005年后,“粮一库”第三次拆迁。15日上午,“粮一库”老职工、湖南粮食集团的经营管理部部长邓命军向记者讲述了“粮一库”退出历史。

  邓命军指着“粮一库”平面图最北边说,上世纪90年代,长沙市修建银盆岭大桥,为给桥让道,“粮一库”拆去了最北边的两个粮仓。“如今大桥的东侧引桥就是曾经新四仓和新五仓的位置。”

  而真正大规模退出要从2003年说起。邓命军介绍,2003年,深天健以5.9388亿元的总价一举拿下规划外迁的“粮一库”。 “2005年,仓库北部的十个主仓、东部的十三个主仓、一个米厂还有一些附属建筑物被拆除,总计面积约80亩。退出之后,这里盖起了天健芙蓉盛世小区”。

  “第二次退出发生在2009年,被迁出的是40亩的南边区域。”迁出后,这里成了小区二期,目前,小区已动工建设。

  邓命军说,现在进行的是第三次退出,剩下的这百余亩仓库将在年底全部退出。“而这一块,是‘粮一库’最重要的部分,两条专用货运铁路和饲料市场、米厂,都聚集在此。”

  老粮库·去向

  迁建后的“粮一库”

  是什么样子?

  据邓命军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粮一库”后来改制成了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2010年7月,又整合组建成了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整个湖南粮食集团已经搬入到金霞粮食物流园。“粮一库”也将随之进入。新的物流园面积1450亩,其中“粮一库”的面积占到394亩。

  目前在物流园内厂房、仓库和其他相关设备齐整,已经开始进入运营阶段。新“粮一库”也是铁路、水路和公路齐头并进。新库有多少粮仓来储存粮食?“我们建设了五十来个仓房,能够储存36万吨。而且设施和技术都是现代化的,将比老库更加科学。”邓命军介绍道。

  老粮库·记忆

  十多个国家吃的

  都是“粮一库”的出口米

  (讲述人:退休职工 何应其 左守瑜)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俗语人尽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湖南的粮食就已从“粮一库”走向天下。由外贸部门经营的十多个国家的出口米,大部分都从这里运出,包括俄罗斯、古巴、越南和很多其他亚非拉国家。

  出口米要求特别严,这在“粮一库”职工心中印象特别深。据何应其介绍,出口的粮食不能一袋一袋地堆在地上,必须先用麻片铺在地上,然后再把粮食垒上。为了不让麻袋留下脚印,每次上去搬运要换上新草鞋。  出口米装包过程同样严格。对此左守瑜老人深有体会:“出口米的要求特别高,检验尤其严格,连麻袋都必须是全新的。从米厂里出来的大米每袋净重是200斤,多一两少一两都不行”。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