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运源 王斌
今年暑期,一批特殊的“老师”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臣山学校。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是“中美学生志愿者公益助学行动”组织的一批7-9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中)美国在校学生,年龄只有14岁左右。活动的发起者是一位名叫周靖霖的湖南籍留美学生。另外三位参与者是美国学生Jack Shakin、Mish Barshteyn,Terryl Wilson。
14岁尚属于过儿童节的年龄。可他们却为小山村的孩子开设活泼生动的课堂,用零花钱给山村的孩子们买来图书、电脑、电子琴、篮球架等学习和文化体育用品,去贫困家庭进行爱心家访,将长期一对一援助两个贫困学生……三天的爱心助学活动丰富多彩,而这仅仅是他们公益助学计划的一个开始。
A
课外活动
让他想到爱心助学
“大家好,我叫Jimmy Zhou,中文名叫周靖霖,很开心能够来到你们身边。”在臣山学校的课堂上,Jimmy落落大方地介绍着自己。由于另外3位美国学生不会中文,他还当起了小翻译。
当问及为什么要发起此次活动,Jimmy说,在帮助国外小朋友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自己国家山区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应该也不宽松。Jimmy还特意强调想来这里的同学非常多,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来3名同学。
三天时间里,Jimmy和他的美国同学不仅组织臣山学校的学生们上英语课、打篮球、拔河、讲故事、玩互动游戏;还向学校捐赠了图书、电脑、电子琴、篮球架等用品。臣山学校何校长介绍,学校教学器材极其匮乏,连篮球架也没有。有了Jimmy他们的爱心帮助,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不再单调乏味。
B
新鲜课堂
孩子们上英语课很积极
“Apple、Basketball、Boat……”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Jimmy有模有样地为50多个小学生上起了英语课,他的三名美国同学也充当起了小“外教”。
上英语课时,臣山学校的同学们显得有些拘谨,小“外教”们见此个个拿出看家本领,无论是教写单词还是认识州名,分工合作,授课形象生动,在座的同学们和老师忍不住鼓起掌来。尤其是Jimmy特别能理解孩子们的上课需求,图文并茂,利用电脑和图片等工具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英语词汇,利用身体语言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单词。在提问环节,很多小朋友特别积极,高举双手抢答问题。但小“外教”告诉他们: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
面对几个害羞的同学,小老师们以击掌鼓励,对上课认真、表现积极的同学送去文具等小礼物。“鼓励别人,肯定别人,会让他们更有兴趣做一些事情!”Jimmy说,这些上课的技巧都是从美国学校的课堂上学来的,“在那里,老师们都是这样教我们的,我现在也这样教他们,看到他们很开心,我也觉得蛮快乐的。”
“由我们国家的小志愿者发动三名外国小志愿者来我们学校爱心助学,这是第一次。”臣山小学一位老师听完课后笑着说,课堂气氛活跃,比较自由,学生们容易参与进来。以前很多学生不爱上英语课,这次小“外教”来了学生们都很积极。
C
冒雨家访
希望能更多地帮他们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Jimmy一行走进了一些贫困学生的家庭。尽管天空下着雨,山路泥泞不堪,但Jimmy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提着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在当地老师和小学生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四五个贫困家庭。
文桥镇东风村李解的父亲在遭遇了两次车祸后,已经丧失劳动力,整个家庭只能依靠常年吃药的母亲种菜维持生计,生活过得非常艰难,8岁的李解比同龄人更懂事。看到这些,Jimmy毫不犹豫拿出带来的文具礼品表示一点心意。
“你们这么远来看我们,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招待。”李解的奶奶说着拿出了几个鸡蛋和粽子,一定要几位肤色各异的少年收下。
“他非常友善,还给我们带了这么多礼物,真的很感谢。”一位被访者的妈妈如是说。面对学生妈妈的感谢,Jimmy感叹,“我比起他们来说,幸福太多了,我多希望能更多地帮到他们。”
离开学校前,臣山学校举办了一场“中美联谊晚会”。师生们用淳朴的舞蹈、歌声和自己动手做的小礼物向这些远道而来的国外小志愿者们表示感谢。
感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公益助学和交流,四名爱心志愿者即将回到大洋彼岸。但他们表示还会回湖南,让更多山区小朋友得到帮助。临走时,他们又想说些什么?
Jimmy:
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情,等到我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会尽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我们会坚持把爱心延续下去,用自己的零花钱继续我和Jack他们商量好的助学计划,让更多小朋友得到帮助。
Jack Shakin:
我们对中国文化很好奇,很多美国的小朋友想过来,但是名额有限。经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真实的一面,以后我们还会再组织小朋友一起过来。
臣山学校小学生李解:
很高兴这些小外教老师能来这里,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虽然只相处短短几天时间,但我们都已经成为朋友,希望他们以后还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