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一高校学生小寒(化名)向记者反映,暑期就快到了,学院要求部分学生带增肥药物(“五谷饱”和“菜果益”)回家销售。面对突如其来的“销售任务”,小寒和同学们均表示气愤而又无奈。学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确实是有这个活动,但是完全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也不用学生承担任何的经济风险。
讲述 要回家了,行李箱里多个“包袱”
小寒告诉记者,这两日学院的同学们都忙着到学生会办公室“领药”,自己昨日也将自己的那箱领回了寝室。家住陕西的他,回家必须转车几次,来学校都不敢多带行李。看着沉甸甸的箱子,想着行李箱里就突然多了个“大包袱”,越想越气。
据小寒回忆,早在7月2日,她就听说过这事儿。当天,学院组织学生骨干参加班团会议,辅导员陈老师提到了暑期要开展活动。学校每年暑期都有党团活动,见惯了的小寒当时也没太留意。
3日上午,小寒等人收到了一份“活动通知”,上面说明:“学院拟在暑期开展‘科技下乡,勤工俭学’活动,由××公司提供最新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供同学们回乡销售推广。
一见这通知,小寒等人便蒙了,怎么一下子就要卖药了?
随后,小寒等人又被院里的学生干部拉过去开会,安排药物的领取量问题。“完全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只知道必须去领了。”小寒委屈地说道。
据称,该学院已有将近一百人领取了药物。
质疑 是否逐级摊派,有无利益牵扯
到了昨日上午,小寒的一位同学注意到,提供药物的公司地址就在长沙的五一路。这中间是否存在什么利益牵扯?
小寒等人觉得还有几个疑点。据小寒介绍,这次参与活动的主要是党员、学生干部和贫困学生。但这几个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领取的量都不一样,有的一箱,有的是半箱。对此,有同学质疑有摊派的嫌疑。
小寒还说,学生在报名时所填的报名表的主题不一样。具体地说,主要有两种:暑期勤工俭学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另有同学指认,一位辅导员曾说:“不积极参加活动,可能会影响到你们的助学名额。”
回应 可能是传达时出了错,让学生误解
昨日下午4点,该学院负责人对记者说,“我是知道这个事情的,这是勤工俭学吧。一来可以为某些贫困学生提供暑期赚钱的机会,二来可锻炼学生能力,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推销自己。”
该负责人表示,在活动策划之前,学校已经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而且,这两种药物都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已经能在市场上正常销售。
他告诉记者:“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原则上也是绝对自愿的,不应该有摊派的现象。很可能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传达意思时出了些差错,让学生在接受时产生了误解。”他声称,学院不会收定金,也不会强制派发,假期结束还保证药物能正常退还。学院在中间没有利益牵扯,即使中间有部分的差价结余,也将完全用于学生活动和贫困生的慈善工作。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强调,参加活动与助学名额完全没有关系,国家是有相关助学政策的,任何人没有私自减少名额的权力。
随后,该校党委宣传部陈部长告诉记者:“在你们来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个人也不方便发表意见,既然是学院组织的活动,就以学院介绍的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