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12月24日电(记者明星 周勉)在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看来,2011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不过是一个脚印,后面的路还很长。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说,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新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尽快推广应用,还有如何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还需要科技部、农业部的立项,我会积极向上争取。”袁隆平说,“也许十年左右,等我变成‘90后’时,中国超级稻就可以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了。”
在进一步冲刺亩产1000公斤的同时,袁隆平用一个天才的创意,为他常居的湖南省一年新增了10亿公斤口粮。
这个创意就是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的“种三产四”工程。这一工程2007年在湖南正式实施,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耕地,产出用常规技术种植的4亩耕地的粮食。
日前,在湖南省2011年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总结会上,袁隆平欣喜地告诉记者,与实施"种三产四"前5年相比,今年总增产稻谷10.37亿公斤。
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说,通过这一方法,能节余1/4的面积,也等于增加了1/4的粮食耕地,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
袁隆平表示,下阶段,湖南省“种三产四”目标是2015年在湖南推广该工程1500万亩,增产21亿公斤粮食,提前五年实现增产目标。按照过去常规方式的平均亩产,增产这么多粮食,需要新增500万亩耕地。
据介绍,2012年该工程将加大向中低产区推进的力度,示范县扩大到51个,全省示范总面积达到750万亩以上。
实际上,受温光条件、土壤环境、栽培技术的制约,杂交水稻单产的每一次大幅度提高,都意味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日本在1980年就提出了通过籼粳杂交培育增产50%的15年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89年提出了利用热带粳稻提高单产的新株型育种计划,但由于技术线路欠妥,至今均未能实现目标。
2011年9月19日,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试验田里,中国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对超级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2号"进行现场验收。经过严格测产,107.9亩连片实测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
尽管从2000年的亩产700公斤,到2004年的亩产800公斤,再到2011年的亩产926.6公斤,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已成功实现了“三级跳”。但曾是运动健将的袁隆平说:“搞科研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继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
分享到:
长沙市第二届“人民满意警察”、“拥警模范市民”评选,请为您心目中的满意警察拥警市民投上一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