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十八大代表访谈]王柯敏: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民生

来源:红网2012年12月8日14:09【评论0条】字号:T|T

(十八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作客红网设在北京的《大势·新期待》嘉宾访谈室。)  (十八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作客红网设在北京的《大势·新期待》嘉宾访谈室。)
(王柯敏畅谈湖南教育的现在与未来)(王柯敏畅谈湖南教育的现在与未来)

  红网北京11月14日讯(记者 曾小颖 摄影 冯钧 王矾)“您觉得大家对现在的教育满意吗?”,面对尖锐的提问,王柯敏坦率地回答,如果大家都满意,十八大报告中也就不会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1月12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作客红网设在北京的《大势·新期待》嘉宾访谈室,围绕十八大报告精神,与网友聊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民生。王柯敏称,学校不能办成盈利机构,更不应该分出三六九等和把孩子当考试机器。只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及育人为本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

  满意教育,公平为先

  满意是个相对的概念,王柯敏称,社会发展了,大家对“满意”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

  1977年,当王柯敏参加高考时,湖南平均每1000名考生中只有17人能上大学;而今年的湖南高考,每一百名考生中就有87人被录取。基础教育方面,占据世界20%人口的中国已在去年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样成绩,让国人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

  然而,新的问题也悄然出现,入园难、上学远、应试教育、差别待遇……

  “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传统中国的理想教育,王柯敏认为在十八大报告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王柯敏认为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绕不开几大关键词:坚持教育优先,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尤其是要着力构建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的保障体系与长效机制。

  一视同仁 湖南不建“民工学校”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作为中部省份,仅基础教育阶段,湖南就有1200万学生,25000余所学校,而且老少边穷地区多,农村教育底子薄弱。

  为实现均衡教育,湖南采取了以“合格”促均衡的思路,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建设成硬件和师资都统一达标的“合格学校”。在湖南的农村建设一所合格学校,大约需要100万元。根据规划,在2015年前,湖南将投资百亿元,重点建设1万所合格学校。

  以“合格学校”培养“合格学生”,化解农村教育短板。王柯敏称,建设这么一批合格学校的建设比几所亮眼的重点学校更能体现公平教育的理念。

  教育公平也体现在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辍学。在湖南,奖助免贷各项资助政策的覆盖面超过30%。

  公平还体现在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上。湖南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态度,王柯敏称,湖南不建“民工学校”,生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和城里孩子一样”。

  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这里中小学三分之一的学位就是留给农民工子弟的。在湖南,每年有几十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入学,仅长沙今年就有8万,全都是就近入学,公办学校为主。这样“没有门槛”的政策,王柯敏称,在国家提出之前,湖南就逐步达成了。

  今后,不论升学就业,湖南将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彻底“放开口子”。王柯敏透露,湖南将在年内下文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当户籍学籍冲突时,一律以学籍为准。

  如何让入园不难

  “入园难”已成为当前热点。常有人吐槽,想让孩子想上家门口的幼儿园,可怎么也排不上号。为什么这些年人口增长是稳步的,上个幼儿园却越来越难?

  王柯敏坦言,在学前教育上,湖南确实“欠债”不少,目前正迎头赶上。不同于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没有纳入政府管理的教育范畴。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原有的公办和单位幼儿园越来越少,而新兴的民办幼儿园,由于未纳入体系也得不到补贴,存在着高收费、不达标等问题。

  现在湖南幼儿园的公办率仅10%,农村地区更是难有公办幼儿园。王柯敏称,加大政府投入,多建公办幼儿园,才是入园难的根本解决之道。目前,湖南正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涵盖城乡地区,连续几年纳入为民办实事,目标是将公办幼儿园的比率提高到50%,并大力支持发展民办幼儿园,以政府补贴民办幼儿园促其降价,让学费能让老百姓能普遍接受。

  不把学生当机器,不让老师成蜡烛

  如何践行十八大报告中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王柯敏认为,落实到人,就是“不把学生当机器,不让老师成蜡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缺乏培育创新的能力。

  创新不仅仅是大学的事,应从基础教育抓起。从科技厅长到教育厅长,王柯敏对此感触颇深。他认为不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解决之道。

  十八大的报告,特别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正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有力解答。创新不仅是大学的事,如何把“创新从娃娃抓起”,学校负有重要的责任。

  王柯敏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才,这对教育界来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王柯敏称自己心中的理想教育是学生无好坏之分,天性能自由发挥。十八大报告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的教育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就是“有教无类”的理想。

  谈及十八大报告,王柯敏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强调教师队伍建设上,以往都把责任感放在第一,而十八大报告中则把荣誉感放在第一位。

  特别是边远贫困教师,王柯敏强调,应大力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如果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是很难老师们过上真正有尊严的生活。

  “不让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殆尽,就能照亮别人”,王柯敏称,这是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和任务之一。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