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关注百姓生活,并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报为此专访14位市州委书记,他们围绕“四化两型”、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结合各地实际畅谈举措,让湖南百姓进一步提升幸福感。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柯夫 谭旭燕 杨杰妮 曾鹏辉 颜宇东 胡力丰 图/记者殷建军
陈润儿:这些年长沙城乡面貌变化大
“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让人自豪、给人自信、使人自醒。”陈润儿代表说。
这些年,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四化两型”战略,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增长率、综合竞争力、城市首位度和居民幸福感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些年是长沙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未来发展前景给人自信。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而且还特别强调了两个“最大”,也就是任何时候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任何时候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这两个“最大”更清楚地表明中央对现阶段基本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清醒认识。
面临风险考验使人自醒。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头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陈润儿表示,回去以后,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把握战略机遇,科学谋划未来,扎实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