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建生 陶海音 5年风雨历程,5年成就辉煌。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新连发布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5年,是湖南人民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5年,是湖南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抓好“一化三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10位,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2007年至2011年,全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我省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2011年,接近两万亿元,达19669.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2007年的1.7倍。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十。人均GDP稳步增长。2011年,人均GDP为2988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7年增长61.4%。
全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07年至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4.1∶47.6∶38.3。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2007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2011年,长株潭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7.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2%,比2007年提高1.5个百分点;环长珠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83.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8.7%,比2007年提高0.5个百分点;湘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2007年的1.7倍,大湘西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5.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2007年的1.6倍。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2011年末,全省城镇人口32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1%,比2007年提高4.6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开创新局面,投资建设取得新突破
5年来,全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2011年,全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12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3%,比2007年提高5.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1%,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个百分点。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全省工业拥有机械、食品(不含烟草制品)、石化、有色、轻工、建材、冶金和电子信息制造业8个千亿产业。企业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26.2亿元,实现利润1833.0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1倍和2.8倍。
5年来,全省把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作为支撑和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来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扩大。
2007年至2011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91.9亿元,年均增长28.7%。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6122个,完成投资18091.2亿元,年均增长28.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5%。2011年,投资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8%,比2007年提高6.1个百分点。
交通、能源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007年至2011年,全省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284个,完成投资8504.2亿元,占重大项目投资的47%。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2007年的2799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3693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007年的17.5万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23.2万公里,高速公路由2007年的1764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2649公里,14个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对接。
一大批钢铁、有色、石化、造纸、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投产或开工建设,工业投资实现历史性跨越。2007年至2011年,全省工业重大项目投资7937.6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投资的比重达43.9%。
消费市场形成新格局,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
5年来,全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着力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推动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城乡消费市场繁荣稳定。
201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84.7亿元,年均增长19.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6154.5亿元,年均增长23.5%。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13个,比2007年增加106个;商品成交额2488.6亿元,比2007年增加1304.2亿元。
限额以上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全省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9.9%提高到42.4%。
旅游产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785.8亿元,年均增长24.9%;接待旅游总人数25328.3万人,年均增长22.5%。
5年来,全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至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661.0亿美元,年均增长20.9%。其中,出口额382.8亿美元,年均增长14.2%。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2.1亿美元,年均增长18.9%。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97.9亿美元,年均增长7.9%。
财政金融实现新发展,社会民生获得新改善
5年来,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523.5亿元,年均增长2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7.1亿元,年均增长26.0%。财政支出3520.8亿元,年均增长27.0%。2007年至2011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等支出累计达5136.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4.4%。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2011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34.7亿元,比2007年末增长1.1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86.7亿元,比2007年末增长1.2倍。
5年来,全省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7元,年均增长14.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03元,比2007年增加441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9元,比2007年增加1802元。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数达到4005.0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21.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1408.9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287.6万人。
为民办实事稳步推进。省委、省政府实施了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建设农家书屋、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城市低保对象月均补助、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2007年至2011年,全省累计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97605.2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77.9万口,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157所,解决农村128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43.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