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邵阳讯 53岁的范理红是隆回县桃花坪街道荆枝村山上13组村民。从村部上山1公里多的距离,得盘旋蜿蜒几道弯。
8月上旬,得知记者上门,老范特意赶着马儿,从自家地里驮回了几个大西瓜。“以前全是山路,车进不来,种的西瓜运不出去,大多烂在地里。”老范剖着瓜说,赶马便成了村民“没有办法的办法”。
村支书罗轩说,以前荆枝村山多路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进出,山上的3个村组更加不便,加之干旱缺水,村民所需的肥料物资、建材电器甚至饮水,都要靠驮马运上来。
上世纪90年代末,老范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匹马,共花费5000元,其中有近3000元是找亲戚借的。再靠着3亩多缺水的薄田,从此开始了“吃饭靠天,赚钱靠马”的生活。
2015年4月,省纪委监委扶贫工作队进驻荆枝村。“让荆枝村群众能走舒心路、喝放心水”是当时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对工作队的要求,也是村民期盼已久的心愿。工作队先从拉通上山的断头路入手,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把公路通到各家各户。村里新修了4.3公里通组连村公路,新增3个进出村通道,对原村主干道实施提质改造,让村民出村缩短了10公里。同时,请来省地质勘探队找水打井,铺设12公里的供水管道,让每家每户用上了自来水。
为村民找“出路”不仅是修通山路,更要找到一条产业发展的出路。老范赶着马带记者来到村里的蔬果基地,2016年种下的300亩火红橘开始挂果,还有沿着山坡种植的黄金柚、黄桃、乌梅等,一路走来,处处飘香。
罗轩介绍,工作队来后,村里种植近400亩尾参,成立了合作社,去年收了200多吨尾参,年利润约20万元。同时,还发展了特色蔬果、红薯粉丝、火红橘等产业,由村里免费发苗,统一收购,家家受益。这两年,村里又带领村民种植了200亩黄桃、200亩杨梅。
“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负债1.7万元。到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4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7万元。”罗轩说。
记者王欢通讯员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