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为何会如此引人关注?

  去年底以来公众像“追剧”一样强烈关注的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以及未展先火、一票难求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之前整整5年的艰辛考古发掘,以及瞬间火爆的文化传播,发人深思:这些年重要的考古发现及文物展览并不少见,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为何会如此引人关注?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是否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作为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有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墓园本身及可观的出土文物对研究、了解西汉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墓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跌宕的身份变更与历史文献记载的语焉不详,自然容易激起学界与公众的探求兴趣。此外,在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媒体密集的跟踪报道、关键节点的现场直播也起到加温提热的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文博界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发掘与展示同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及时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关注。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除了考古工作者背后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博物馆通过其展览功能和公教功能,发挥润物无声的传播优势,让公众从心灵深处对历史与文化产生敬畏感,从完整的文化环境与体系中洞察到创造的灵光,从而深入思考文物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如何能够“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拥有激活传统文化精神、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生命力的可能。

  (摘自201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任艺萍《海昏侯墓,一个新的开始》)

  链接

  海昏侯墓主汉废帝刘贺

  在位27天得罪霍光被废

  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去世后,辅政的大将军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史书记载,刘贺即位后,短短27天内干出了1127件荒唐事!至于他是否做出了那么多件坏事,如何评定是好是坏,无法从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得以考证,不过他更换禁军统领、提拔昌邑旧部、更换兵符,直接威胁了霍光的利益,成为他被废的导火索。霍光联合群臣奏请皇太后下旨,废除了刘贺的帝位,送他回封国继续当他的昌邑王,并慷慨地将“故王家财皆予贺”,所以刘贺虽被废,吃穿用是不愁的。汉宣帝即位,在霍光去世后铲除了执掌大权的霍氏家族,下令将废帝昌邑王刘贺贬为“海昏侯”,封地迁徙至江西南昌附近。为了安抚他,汉宣帝将他的食邑升为4000户,后被人告发,被削成了只有1000户的小侯。他变得越来越颓废萎靡,更疾病缠身,抑郁而终,结束了33岁的人生。

  为何叫海昏侯?

  汉朝时湖泊叫海,现在还有不少湖还叫海,如中南海、北海、洱海。太阳落山天色昏暗,如黄昏,太阳在西边落山,所以海为湖,昏为西;海昏为湖西,即鄱阳湖的西边。海昏国建立在鄱阳湖的西边,所以叫海昏。

  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新建区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它留下多少考古第一:目前已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文物总数已经超过1万件;发现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车马陪葬坑、首次发现偶乐车;主墓的北藏閣出土了10余吨、约200万枚五铢钱,按汉制换算约相当于50公斤黄金,反映了西汉王朝的“赙赠”制度,首次以考古的方式将“千文一贯”币制前推了1000年;发现我国最早的孔子像屏风组件;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首次揭示了汉代列侯墓园和丧葬制度,具有标本价值。在清理内棺时已发现刘贺遗骸头部存有大部分牙齿,对这些牙齿进行DNA检测,或能揭开刘贺死亡之谜,可能能了解刘贺生前对食物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