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7月20日讯(胡乐 实习生 周梦莉)今天,神农文化艺术中心外部钢结构最后的焊接工作结束,如果天气良好,有望在今年国庆对市民开放。
“再过几个月,这些钢球会被外部装饰层覆盖了,从外表看,也就不再像是‘鸟巢’了。”神农文化艺术中心钢结构负责人罗丕方昨天告诉记者。近两个月来,为了保证这2139个钢球稳稳分布在指定空间,他手下的几十个焊工足足焊接了13000米长的焊缝。
设计: 灵感来源于神农“耕而作陶”
以古朴圣洁的建筑形象来追本溯源,探求远古圣洁的灵魂,以此表达对神农氏的敬仰与纪念。建成后的艺术中心,将以一种古朴,类似“洞穴”的外观与市民见面,而它的设计灵感,也是源于神农。
《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作为以神农氏陶瓷展览为主的艺术中心,从陶窑中吸取灵感,用建筑的形体模仿陶窑的形态,象征艺术中心本身就是生产陶器的窑室,抑或其本身就是一件远古时代的陶器展品。
这件“大型陶瓷”建设起来却不简单,要让2139个钢球固定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施工方费了很大的工夫。
昨日下午3时许,艺术中心楼顶上10来个焊工正在进行扫尾工作,今天,这个由2139个钢球,6700余件钢管组成的“鸟巢”外部钢结构工程完工。再过几个月,市民看到就不是“鸟巢”了,钢结构外面铺上装饰层后,将成为一个类似“洞穴”的现代建筑。
“钢球的直径从700毫米至1100毫米不等,钢管的直径从141毫米至256毫米不等,每个球都有自己的坐标,每个球的位置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是先在地上将钢球和钢管固定,再吊上去,根据全站仪显示的数据,不断调整位置,确定位置后,再进行焊接。”罗丕方告诉记者,焊接好后,还要用超声波探伤,看是否有缝隙和气孔。
前日,几位建筑专家来到艺术中心,在检测完后,同意该建筑申报“中国钢结构金奖”。完成工程中最困难的钢球定位和焊接工作后,罗丕方终于轻松了。
质量:大火烘烤5小时内,钢结构不变形
“虽然都是一级焊工,但在上岗前,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焊工全都要经过培训。”罗丕方说,在外观工程中,焊工是关键性人物,在天气热的时候,钢球和钢管的温度达到了60°,这对焊工的技术和体力是极大的考验。
“现在这些钢球都是不防水防火的,所以还要涂一层防火材料,确保在大火烘烤下5个小时内,钢结构不变形;然后再涂防水材料,即屋面层;最后才是装饰层,用铝板覆盖住钢结构,形成多面体结构。”罗丕方说。
由于钢球与钢管的距离误差不超过5毫米,所以该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而完工后的检修,是在50年之后了。
进度:最快国庆对外开放,将展示各国历史文化
由于上半年连续降雨,艺术中心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现在主要是等内部设备安装、内部装修等,如果天气好的话,能够在国庆对外开放。”罗丕方说。
据悉,建成后的艺术中心将成为市民了解世界各国艺术的殿堂,展示株洲特色文化的艺术城。在艺术中心,不仅能看到醴陵的红瓷、株洲县刘双喜漆画、邹桂文木雕、株洲县剪纸等,还能目睹古罗马文化、爱琴海文明,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