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陈澍,35岁的“白玉兰”“华鼎”新科视后。湖北黄石人,在北京求学10年却成为众人眼中上海女性的代言人。20岁时放弃学习了12年的舞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1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至今。电视剧《铿锵玫瑰》让陈数在演艺圈立稳脚跟,《暗算》让她走红荧屏,随后凭《新上海滩》中的方艳芸更上一层楼,《倾城之恋》、《铁梨花》,话剧《日出》则将她彻底拱上当红女星的位置,“穿旗袍的女子”形象深入人心。与钢琴家赵胤胤组成的艺术家庭被圈内人称为“最美邂逅”。2012年与黄磊合作《夫妻那点事》正在各大卫视热播中。
西厢深处,袅袅娜娜走出个青衫凤眼女子。唱几句,念韵白,莲步轻移;甩一甩水袖,背转身去,留一地清韵给看客。这是青衣。
陈数就是青衣,她是正旦。
2月12日,《天天向上》偌大的VIP休息室里,最终只剩下记者和陈数两人,有那么一瞬间,她异常清晰的思路反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倾诉欲。这个优雅、独立的女人自有一种空谷有佳人的风韵,纤细坚韧,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某人——虽然把一个端庄的女人比喻成奥黛丽·赫本,很落俗套。当美渐与整容手术刀和照相PS技术相勾联,美人,则变得像工业流水线上出产的商品,轻易而价廉。其刻意、尖锐、晃眼的视觉效应与这个急匆匆的时代相映成趣。
我们每年在媒体各大榜单上了解到的“四大花旦”“四大小生”都会换几张陌生但很美的脸孔。但你何时见到有人在罗列演艺圈的“四大正旦”? 快节奏催熟的生活,美丽的明星们,向前精进、向外延展的多,向后退让、向内自省的少。但是,做真正的大家闺秀恰恰须拥有厚积薄发的修为。就如陈数自己所说:“女人和女孩的区别在于,女人是有故事的。”
不疾不徐中,陈数已在圈中浸淫多年。2011年,34岁凭借《铁梨花》在“白玉兰奖”和“华鼎奖”二度封后的确让她感到欣喜,年轻时未能显山露水也曾让她有过迷茫。陈数在平静中拥有了名望,财富,很自然的收获令人钦羡的爱情,甚至拥有了常人无法企及的美丽,但她始终热闹不起来,也不愿意参与热闹。
【陈数讲述:生是取悦于己】
成名或早或晚或许是命运,还好我从来就没有把所谓成名当做生活目的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否则快乐都要减半。”
陈数从来不回避自己“出名太晚”。2005年,她凭借《暗算》中的黄依依走入观众心里时已经28岁。私底下,她是一个极为冷静理智的对谈者,能把自己演绎的角色分析得一样细致精准,也能把生活解剖得丝丝入扣。她说:“毕竟,我已经不是18岁的女孩。”
陈数很相信命运,28岁成名,30岁后跻身一线女星,这些在她看来是冥冥中注定的过程。
“能够成名早一点的话是幸福的,意味着有更多好的机会,能把青春留在更多作品当中。但是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不可能人人都能20岁成名。甚至有人会50、60岁才成名。你看赵丽蓉老师,她60多岁才成名。难道能说成名前她的艺术造诣不高?难道能说过去的60多年她不快乐?恰恰相反,她一定是比常人更快乐的生活着才有一天能大放异彩。生命很长,命运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35岁的陈数从未觉得快乐随着年龄在减少,只是快乐的理由在变化。“我成名晚,所以我只能想象的,由于年少成名的那种轻狂的快乐是不会有了。但当铺天盖地的认可反馈给我时,我的快乐来自于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工作永远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快乐亦然。”
作为电影电视剧拍摄的演员,工作的性质并不是非常令人开心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密集在某一个地点,打乱生活全部节奏,生活起居混乱,演员投入到角色中,喜怒哀乐都不能自己控制。所以陈数会觉得全身心的投入其实对自己的身心是很伤害的事情。她说:“我希望在我不拍戏的时候,首先我要像一个正常人,我要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看看电影,逛逛,和朋友聊聊天,让我活到现有的真实的时代中来,用我喜欢的方式享受生活的快乐。”
所谓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其一就是瑜伽。陈数没有当过一天瑜伽教练,却有一张中级教练证书,就是因为她写了一篇对瑜伽本质剖析的论文,提出“瑜伽是心灵的反观”,拿到了很高的分数。之二就是旅行,她很认真的强调,旅行不等同于旅游。
“不是走马观花看热闹,我可能会选择一个地方,可能就在这生活下来,每天出门看一看探探这个地方,节奏要慢,累了就坐下喝杯茶,跟当地茶馆的人聊一聊,聊他们的生活也聊我自己的生活。有一次去欧洲,我自己拿着个DV机,在路边拍自己的生活。拍路牌,拍我喝过的咖啡,拍街上的行人……”因为生活无限广阔,陈数希望在能够控制的时间和能力当中,尽量充实的活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