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司令的“刘炎梦”
李元成很有魅力,整个刘炎村的村民几乎都是他的粉丝。走在刘炎村的村道,偶遇带小外孙散步的村民吴桂芳,直夸李司令是刘炎村的大福星,多亏了他,全家人从土包包里住进了二层小洋房,并且自家只出了3万块钱。以前觉得住新房子是梦,现在梦想成真。
帮村民圆梦,就是李元成的梦想。“从部队退伍后,我觉得自己还完全能为家乡刘炎做些有益的工作,农村就是我的第二战场,我现在已经打拼10多年了,只要我身体还行,我愿意再奋斗10年,为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让刘炎人过上都市人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刘炎梦’。”
吴桂芳住的新房子就是李元成规划建设的居住小区,目前已有40多户农户入住居民小区,已经形成了农村集中管理模式,小区里还建起了街心花园、垃圾站以及多功能的活动中心。除开大规划,李元成自掏腰包,把小区内所有农户楼房的预制板等建设材料全包下来,让村民没有修房压力,无后顾之忧,真真正正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做事与做人一样。刘炎村的向上发展,也源于李元成认真的个性和极强的党性。“我是党员,退休拿国家工资,总得要干点什么。再说了,做点事锻炼了身体,什么事都不干反而容易生病。”李元成笑说,辛勤劳动还能减肥,从去年至今,已经减了10多斤,人也更精神了。
李元成是从军队成长起来的老党员,有40多年的党龄。他经历颇多,阅历丰富,从列兵到大校,从班长到副师长,从野战部队到地方部队,从内地到特区,从高中生到中央党校研究生,在近40年的军旅生涯中参加过多次实兵、实弹、战术演习,多次立功受奖。在深圳警备区担任副司令员近10年间,经历过两任司令员和两任政委,担任过深圳市欢送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副总指挥,警备区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等重要工作。
曾经的高位要职没有改变李元成质朴的刘炎人性格,他心系家乡,弘扬和学习“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团结奉献、拼搏创新”的刘炎精神,除了完善刘炎村基础配套设施,还修建了刘炎烈士纪念亭,建起了以柑橘为主的农副产品大市场、水泥预制厂和垂钓娱乐中心。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感恩家乡,建设美丽刘炎,用于感恩伟大的祖国,用于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人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地处中等城市的远郊、丘陵山区的刘炎村走出一条‘农村向社区、农民向产业工人、农业向产业化’三个根本转变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子,使广大家乡人民真正享受到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甜头。”对于未来,李元成这样描绘。
硬汉司令的“刘炎情”
走在乡间小道,路边的葵花籽成熟了,李元成小心翼翼剥落一粒细细咀嚼起来,他站在田地边闭着眼睛,品尝着故土的馈赠。
对于家乡的人和事,甚至一草一木,他都温柔以对,李元成重“情”,这源于对故土的感恩。他始终谨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把乡亲疾苦摆在第一位。村里的孤儿熊文玉是他一直结对帮联的,李元成一直把他扶助到大学毕业;去年村里覃彩秀一家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丈夫癌症死亡,自己又得了软骨病,李元成号召全村所有党员干部,为她捐款近万元,帮她渡过难关。
为了家乡的人和事,李元成倾尽全力。而对于家庭,温柔细腻的那一面似乎少了点。“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好丈夫、好爸爸,常年在军营,很少照顾家人,亏欠妻子、女儿的实在太多,好在她们都支持我、理解我。”
对家人的歉疚化作对故乡的报恩。李元成回归山村10年间,刘炎村95%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新楼房,受教育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学龄儿童、青少年入学率达100%,30岁以下青年的文化均为中专、大专、大学本科以上,整个刘炎村基本形成了奉公守法、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农民不仅钱袋要鼓,而且素质要高,达到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步,这是我的终极梦想,也是我对家乡所倾注的情谊。”村民兜里有了钱,李元成思考着如何提高村民的素质。记者在刘炎村采访期间,偶遇了村民和党员干部在路边自发修杂草、打扫卫生,没有见到一起家庭邻居间吵架闹事的情况,随便走进一家村居,或豪华气派、或朴素整洁,老人孩子、欢声笑语,一派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情景。
鼓胀了钱包,丰富了生活,李元成还操心起父老乡亲的身体,他以身作则,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搞锻炼、做卫生,加上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村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36人,年纪最长的已经达101岁。“经济搞上去、生活搞红火、环境搞舒适,老百姓过得舒畅,心情好,身体自然就好,我还想申报长寿之乡的。”
“刘炎生我、养我、育我,如同母亲,人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奉献的心、回报的心,等到我走不动的那天,我的心依旧想着刘炎、恋着刘炎、记挂着刘炎。”李元成对刘炎的情意,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话落,天边渐渐泛出鱼肚白,李元成做了几个晨练动作,晃了晃手脚又弯下了腰。这位将宝贵青春献给戎马生涯的李元成此时站在家乡刘炎,用自己最深沉的爱为家乡刘炎祝福。
短评:
可贵的乡土情怀
□魏仙耘
初见李元成,是在2003年夏天,深圳。时任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一身戎装的大校目光炯炯、沉稳庄严。见到来自故乡的经贸考察组成员,眼中的笑意格外温暖,言谈间尽显对故乡的关注;再见李元成,已是十年之后,在桃源刘炎村弯弯的山道上,一身农夫短装的“村官”笃定地行走在故乡的山水田园间,好一幅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自在潇洒。他的身后,是一座承载着梦想、越来越美丽富裕的村庄,和一群追逐着梦想、越来越幸福快乐的父老乡亲。
李元成不是苦行僧。他的快乐写在刘炎村的山山水水间,写在乡亲们舒心的笑颜里。拥有梦想、追逐梦想的人,是快乐的。李元成的梦想,源自于心底那一份深沉浓郁的乡土情怀。诗人艾青曾经深情吟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军40载的李元成对于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就怀着这般深沉的爱与眷恋。故乡的偏远、贫困与落后牵扯着他的心。退休之后,我们面前这位上过战场保家卫国的职业军人本可以留在南国都市,安享晚年。但是,他选择了回归。回归故土、回报家乡!他要实现一个梦,用一颗赤字之心,带着乡亲们一道,建设幸福美好新农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过六旬的李元成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精彩。一个人的梦想,一群人的梦想,一个时代的梦想,梦想的合奏聚集起无穷的力量。行进在幸福路上的刘炎村因为梦想而改变,行走在偏远山村的李元成因为梦想而坚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植根在故乡坚实的土地上,追梦人李元成甚至生出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迈。在刘炎村2天的采访,我们的记者一直处在感动之中,感动于一位共产党人对于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和实践,更感动于一位赤子这份沉甸甸的乡土情怀。感恩乡土,回报乡亲。乡土可贵,乡亲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