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有人放在心底,有人走在路上。桃源县马鬃岭镇刘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元成一直在路上。他说:“我要活过一百岁,这样才能实现更多对于刘炎村的梦想,如果可以,我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五百年太远,追逐梦想只争朝夕。连日暴雨后的晨曦,为村庄添上了油墨般的浓厚色彩。7月18日,清晨5时10分,65岁的李元成站在氤氲如画的薄雾中,挥手指向一座座山岭,一片片绿地,关于刘炎村的梦想也在每个早起的清晨中,经过思考规划,逐渐变成幸福的现实。
李元成从戎近40年,2005年从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的职位上退休,回到家乡出任刘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司令”到“村官”,李元成转型得毫无违和感,没有架子、没有命令,凭着一颗回乡赤子的热心,放弃南国都市优越的退休生活,尽自己所能,把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等带回乡村,扎根乡村,扎扎实实带领父老乡亲趟出一条致富光明路。
退役司令引发的“刘炎现象”
桃源当地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嫁女不嫁刘炎人、嫁女不嫁刘炎村。不过,现在这句话可以抛到九霄云外了。
刘炎村地处丘岗,北临双溪口乡,南抵漆河镇,无位置优势,也无产业优势,唯一亮眼的便是“刘炎”这个村名,源于此地出了一位抗日将领名叫“刘炎”。
然而,现在的刘炎村组组通了水泥路,街道装上了路灯,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有一流的学校,有柑橘交易市场,几乎家家盖起了小洋楼,刘炎村由原来条件最艰苦的村,变成了在外颇有名气的富裕村,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以上。
从居住条件到精神生活,从教育兴学到发展产业,刘炎村的巨大变化被人称为“刘炎现象”,而这巨变,则是因李元成而起。
初见李元成,他穿着衬衫西裤和一双崭新的皮鞋,交谈时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的语气不紧不慢,谦和但有威严,态度肯定却不强势,有时还开开玩笑。就自己的穿着打扮,李元成笑说,这身行头是为接受采访做的“准备”,平常穿的是绿胶鞋加布裤子,既能做运动又方便劳动,舒坦。
李元成简单直率的风格和他常年在部队生活的经历有关。1996年,李元成始任广东省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大校军衔,直到2005年退休。都说李元成退休后才回到刘炎村做贡献,其实,早在1999年,李元成便对刘炎村开始进行谋篇布局。
1999年,他邀请专家为刘炎村的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隔年便在刘炎村建起了桃源县第一个农业生态园——刘炎生态园;规划的第二年便完成了村部建设,还启动了居民区建设;第三年,硬化了1.5公里的中心居民街道和1.8公里的村干道;第四年,他从沿海引资,也向上争取资金,花了300万元建成了全市一流的集基础教育与成人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刘炎学校;第五年,投入120万元建成刘炎柑橘市场;第六年,全村硬化组级公路15公里,硬化水库骨干塘近20口……李元成用自己各方力量牵线搭桥,近些年来,为刘炎村共引进各类建设资金近500万元,基本上每年都为村里办上2至3件好事、实事。
养鸡大户郭亚娟感叹,以前路不通,水不通的时候,年收入不到这一半,甚至发生鸡被渴死的情况,“现在好了,交通运输也方便起来了,水好了之后,鸡饮用后都不容易生病”。目前她的年收入保底26万元。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一组组醒目的数字使得如今的刘炎村真正从“贫困刘炎”蝶变为“刘炎现象”。
去年,李元成又搞了个大事。他在刘炎村成立了柑橘和粮食生产两个专业合作社,他自告奋勇担当了粮食生产合作社的社长,一共流转土地1000多亩,用于种植优质水稻,每亩每年付给农民租金300元,让农民当业主,当拿工资的产业工人。他还采取农民租金第一年负担50%,其余自己兜底的办法,个人拿出近10万元用于机耕路的建设。
有产业才能富,在李元成带领下,刘炎村的乡亲们朝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产业化发展。目前,刘炎村柑橘面积有4800万亩,受益面积3500万亩,正常年景可年产柑橘6000多吨,柑橘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建成的农副产品大市场,辐射了周边7个乡镇,产品远销东北、西北、广东等全国各地,同步开展的养鸡、养猪、养鱼、养牛、养羊等养殖业也稳步发展。桃源县马鬃岭镇党委书记钟茂胜自豪地介绍起刘炎村,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2011年被湖南省列入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示范工程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