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怀中
中国进入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而令人关注的是,由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四个省会城市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势头旺盛。
这四座中心城市,历史同脉、文化同源、生态同体、一江相连,具有联合发展、抱团取暖的独特优势和现实需要。自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武汉会商会召开以来,长沙以《武汉共识》为行动纲领,全面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合作纲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武汉共识》,四省会城市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四地环境治理合作有序展开。建立了四省会城市生态环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区域“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环境治理经验交流,重点就水环境生态修复、蓝藻应急处置、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等环境治理难点问题进行了协商合作,共同提升区域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此外,加强了四省会城市在城镇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长沙实践
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从去年开始,长沙开始正式核发环保标志,加速淘汰“黄标车”。截至目前,长沙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50万辆,并仍以年均17%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将突破200万辆。据测算,长沙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约有50%来自机动车尾气,长沙空气污染已从过去的“煤烟型”转变为现在的“交通和扬尘混合型”。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已经刻不容缓。初步预计,从2014年年底开始,长沙将严禁未取得环保标志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对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区域、通行时间的交通管制措施。
“减少尾气排放能有效减少雾霾天气发生,这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彭星的爱车几天前顺利通过了车辆排气检测,符合核发绿标的条件。
延伸报道
湘江保护与治理
成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
去年9月,确定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滚动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湘江,确保全流域群众饮水安全。今年,湖南将全力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环保工作,以水更清为重点,抓紧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主要措施是:理顺湘江流域管理体制,在长株潭地区全面实行水务一体化;突出对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保护。以山更绿为重点,强力推进山体修复、尾矿库治理和“矿山复绿”行动;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启动重金属污染严重耕地的修复利用和作物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以天更蓝为重点,加大雾霾防治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和政策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完善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分批启动其他市州城市、重点工矿城市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汽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对所有机动车实行绿色标志管理;加大建筑工地粉尘管理力度。
合作纲领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武汉共识》,四省会城市将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融合。
长沙实践
长沙地铁2号线5月开始运营
2013年12月30日,首列地铁列车从杜花路站驶出,地铁2号线进入试运行阶段。2号线一期工程是长沙市地铁网络的东西向核心骨干线路,也是长沙最早开工建设的地铁项目。线路东起光达站,西至望城坡站,全长约22公里,设站19座。今年4月,市民有望持试乘券免费体验2号线。今年5月,长沙首条城市地铁将迎来试运营。
“再等几个月,就可以坐上我们长沙自己的地铁了,太棒了!”长沙女孩刘潇潇一直期盼着地铁2号线开通。住在河西,单位在河东,每天开车上下班的她有两大难题:除了担心堵车,还怕没车位停车。刘潇潇打算地铁2号线开通后,上班就不开车了,“以后每天搭地铁、坐公交,绿色出行,环保、省心,还省油!”
去年,长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不但有地铁,乘高铁出行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以前有武广高铁,现在有京广高铁,今年下半年,沪昆高铁长沙到杭州段可能通车。再就是湘江两岸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去年有两个大的改变,一是湘府路大桥通车,二是南湖路隧道建成通车,使长沙过江通道达到了十桥隧。
延伸报道
大批交通基础
设施将启动建设
长沙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去年,长浏高速、人民路东延线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湘江综合枢纽、沪昆高铁长沙南站、河西综合交通枢纽、芙蓉北大道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今年,长沙将启动地铁3、4号线、高铁南站至黄花机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建设。长株潭环线高速也将启动建设。同时,长沙将加快长韶娄高速、京港澳高速辅道及星沙联接线建设。启动桐梓坡至鸭子铺通道建设、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推进营盘路和劳动路东延、车站北路和东二环北延,加快黄江公路、宁梅大道、金阳大道、滨河大道建设,完成东、南二环改造,打通红旗路等断头路。
此外,长沙还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合作纲领
推动产业经贸合作
按照《武汉共识》,四省会城市将推动产业经贸合作。目前,四地产业经贸对接更加深入。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和产品市场开放,2013年四省会城市共联合组织农产品、陶瓷制品、机电产品、工程机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专业性展销会20余次。
同时,四地全面加强投资项目和政策信息交流,拟定了《2013年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商务工作重点及合作事项计划》,建立了会展联盟和餐饮联盟。大力促进区域旅游业联动发展,召开了旅游发展合作会商会,成立了旅游发展合作组织,启动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品目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指南》的编制工作,合作策划了主题旅游活动和大型旅游推介会,推出了四省会城市旅游优惠联票及旅游宣传片。
长沙实践
配博会落户长沙
去年6月,第二届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配套件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等3家园区,湖机国际机床、星宇龙机械等5家企业共签约项目16个,涉及金额约25.3亿元。此外,国内外多家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涉及包括传动部件及附件、液压件、行走部件及附件、回转支承、工程装置及附件、工程机械用油等设备和零部件的制造。
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长沙最具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之一,是湖南省首个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配博会的举办给长沙主机企业相亲“配套件企业”带来了更多选择。2011年落户长沙的配博会,两年举办一届。很多外地专业客商告诉记者,长沙是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以长沙为圆心600公里半径内,包括了柳工、厦工、龙工、玉柴、合力等全国50%的工程机械主机企业,配套件需求量极大,所以配博会在长沙召开,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延伸报道
长沙构筑三大产业集聚区
记者从市工信委获悉,长沙今年将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聚发展。长沙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构筑三大集聚区。打造一批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形成东、南、西三大产业集聚区,“三足鼎立”的长沙工业增长极。
二是推动产城融合。坚持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统筹谋划,打破工业园区服务滞后、配套落后的模式,在工业园区实施产业提速与城市提质双核驱动、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双管齐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是创新园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