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积677.6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98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万亩,占总面积的31.2%。全市现有耕地面积7地理位置02.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8.15%,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
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由此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貌轮廓。全市地貌的形成,自元古代武陵运动以来,已经受多次构造运动。元古代末,市境为一广阔的古海槽,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武陵山区随江南古陆上升,海水退出。此时,常德、临澧、石门等县成为陆地。印支运动,使全区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燕山运动,奠定了区内地貌轮郭的基础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新构造运动对现在地形影响最大,使西部地区继续上升,导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构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稳定,引起强烈的堆积和微弱的侵蚀、剥蚀、形成流水地貌;东部地区间歇沉陷,湖积盛行,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湖积~人为地貌和生物地貌。全市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部倾斜,地貌类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岗地~流水堆积平原和湖积围是平原的顺序展布。
西北部山原区:
西接慈利,北与湖北毗邻,东抵区内中北部山地。区内武陵山脉逶迤,山原高耸,山峦连绵,顶平坡陡谷深,岩溶地貌发育。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31座。地势西高东低,并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崇山峻岭、岭谷多为平行排列、山脉走向大多与构造线一致。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常有平坦的盆地出南,或为起伏丘陵。主要山脉有壶瓶山、东山峰等。壶瓶山标高2098.7米,有原始次森林2667公顷,是我国亚热带华中区系中保存最好的“森林资源基因库”之一。
中北部山地区:
地貌以中低山、低山为主,盆谷山冲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海拔800米以上山峰近100座,山体呈东西走向,相对高程1088米。由于岭陡谷深,溪谷纵横,加上垦殖不尽合理、植被破坏严重,每当雨季来临,沟蚀产生、大量泥沙碎石随流水自山上向坡脚急驰而下,往往淤塞溪沟、毁坏农田,形成光山秃岭。
中部岗地区:
区内地势西部稍高于东部,南部略低于北部,呈垄岗、浅丘、谷地相间分布,多平顶丘岗。由于中部有近南北向的太浮山和太阳山对峙,构成向北敞口的“撮箕形”盆地。
东部平原区:
区内受“洞庭凹陷”控制,地势低平开阔,97.5%的面积在海拔50米以下,河港曲折,堤垸众多。目前,湖区沉积作用日趋强盛,河床、湖床不断抬升,河比湖高,湖比田高的趋势仍在加速。
西南部山地,丘陵区:
区内山体比较高大,岭谷多层北西向突起的弧形相间展布,地势南高北低,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海拔300米以上山峰43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7座),溪河发育,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南部岗地平原区: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依次排列有低山、丘陵、岗地和溪谷平原。水系多发源于西南山地,流经溪谷平源,汇入沅江。境内有海拔100米以下面积20.736万公顷。
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构成市域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轮廓。
全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澧县1座、石门县469座、桃源县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壶瓶山标高2,098.7米,为全省群峰之首,它们自西向东倾没于洞庭湖平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