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寻访湖南最美古村落之 “寓兵于农”中田村

A-A+2013年2月27日长沙晚报评论

  中田村长长的青石板巷。

  一条条规整的巷子,纵横交错,俨然是一副严密布阵的“棋盘”,一百多栋各自独立的坚固青砖石头房仿佛一颗颗“棋子”。每一独栋的房屋都是一个坚固的堡垒,每一条巷道随时可以分割成一个个细小的围剿场所,将侵入村里的“外敌”分头击灭,而每个部分既可隔绝,也可紧密配合。如此缜密的军事布局,可以想见,那些不熟悉地形的“外敌”贸然闯入,几乎等于送死!

  砖石结构的栋栋老屋很多未落锁,常有老人到里面坐一坐看一看

  衡阳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一幢幢,一排排厚厚的砖石结构的古民居,规划整齐,气势恢宏。前傍月光塘,后倚翠微峰,一条浅浅的水巷傍着屋檐从村中缓缓流过,绝好一幅古香古色的风景!

  去年12月,有关方面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衡阳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名列其中。这对中田村是一个喜讯,村民们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今年春节期间,村里猛增了不少外地人,他们端着照相机在村里寻觅穿梭,“好像对村里什么都感兴趣!”

  年前,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到了村子里。年一过,就有不少村民开始打点行装外出打工。记者前往中田村寻访时,看到位于古民居建筑群左侧前方那一排新民居前的村路上站满了人。出村的汽车就停在村口,抱着小孩的老人依依不舍地送别着即将奔赴远方的亲人……

  据考证,中田村古民居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清代中期逐成规模,现保存了从康熙48年到民国的旧宅100多幢,相传鼎盛时期有800多户。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中田村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湖南省目前保存较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走进古民居建筑群中,只见这些古民居早已是柴扉紧闭、画檐蛛网了,很多门都未落锁,随手一推,“吱呀”一声门便开了。昏暗的屋子里,只见有一位老人正坐在厅屋的石凳上,“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老人神情专注地凝视着天井,像是在回忆着什么,见记者入内,才回过神来。

  环视屋内,除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外什么也没有,并不像一个常住着人的屋子啊,难道老人贫困得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这?一问才知道,老人已随儿子在镇上新屋居住,刚送走了外出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因为放不下老屋,就一个人顺便来这里坐一坐,看一看。

  中田村村支书李意林介绍,目前,中田村古民居里只住着几位老人。“年轻的村民大多搬出去盖了新房,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老房子好多已经成了危房,村里要求人们不要再去老房子里活动,但就是有很多老人不听,常去老房子里坐啊转啊的。”

  是啊,如今这些沧桑的建筑已慢慢地被现代生活所遗落,可谁知当年它曾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劳汗水,曾辉煌了多少人的梦想,曾写下了多少代人的人生故事?也许年轻的村民是不懂得烟圈弥漫里的无言和沉默的。

  如今,中田村的许多老房子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已显得老态龙钟,屋顶垮塌,墙面斑驳不堪。但村巷的青石板路依然坚实光亮,穿村而过的水沟依旧昼夜不息。

  池塘似弓屋顶插剑,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湖南最大的一个军事村堡

  初春的阳光落在古老的青石板巷里,几只老母鸡安静地在巷子里寻找食物。三三两两的行人,踏着光滑的石板路,打破沉寂。栋栋古民居像是件件穿透历史的古董,幽静、深邃。

  中田村古民居建筑群完善的引水和排水设施、坚固的建筑工艺和大规模的建筑布局,无不彰显着湖南其他古民居建筑群所没有的军事特征,至今,还残留着“寓兵于农”的神秘痕迹。

  古民居建筑群内暗沟、明沟相连,屋前是一方半月形的大水塘,名叫月光塘。乍一看,月光塘就像一把巨大的弓。而有趣的是,在古民居建筑群中央位置的一栋民居屋顶上,竟还真的插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

  李意林说,中田村古民居建筑群的特色是与常宁历史上恶劣的治安状况分不开的。根据《同治常宁志·兵防》的记载,从宋代一直到清代早期,动乱和匪患,频繁冲击官府和官军,普通的老百姓也常受到劫掠。

  明代为了维护各地安定和维系统治,建立了卫所制度,这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常宁地处衡阳市西南,紧邻永州市祁阳县。而祁阳在元明时期是瑶民和苗民聚集地,彪悍的瑶民和苗民常侵扰汉人并举旗与朝廷对抗。为了防御瑶民和苗民动乱,明朝从衡州卫调出一个千户所到常宁(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设置了常宁守御千户所,并在各个要塞设置营堡。清同治9年(1870)编撰的《同治常宁志·兵防》中有清楚地记载:“明洪武元年自京师及郡县皆立卫所,二十八年寇(即叛乱的瑶民)窃发,调中千户所官军讨平之,分屯四乡垦荒自给。”

  而据中田村《李氏宗谱》记载,中田李氏先祖是官军中的军官,常宁设置千户所的同年,他们从桂阳带兵来到形势紧张的常宁。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李氏祖先子荣公一家来到庙前镇,“我祖屯居庙前市,历年守之仰食于国,时惧民赋不足、衣食难给,命各垦田且耕且守……子荣公配雷氏生子四,长志恭开派下麻田即今中田”。

  追根溯源,中田村古民居的先祖来自于骁勇善战的明代地方军队,他们屯据在中田村,和平时期下地耕田、枕戈待旦,一旦战事发生便英勇应战,平常生活的村落建成退可守、战可攻的堡垒。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田村古民居群落会散发出如此强烈地军事气息了。

  去年10月下旬,我省文物专家谢武经实地考察了中田村古民居群后惊叹:“这是一个军事堡垒式的古民居群!到现在为止,我在全国各地看过的古建筑不下200处,但看到具有这样强烈军事性质的,还是第一次。”谢武经推测,“中田村的古民居群可能是湖南省最大的一个军事村堡。”

  《李氏宗谱》还记载:“我朝(即清朝)崛起治定不复用兵,偃武修文,息军为民。康熙二十八年,府宪虑提奏裁卫所”。原来,随着瑶民的安定,卫所这种“寓兵于农”的体制自然消失。于是,中田村的“堡垒”还原成了民居,至于那些“堡垒”曾经在历史上的原本面貌也就渐渐褪去。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