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0年代,老字号不再;粘土资源枯竭后全面停产
“你们要找的老砖瓦厂早就拆没了。”易仁记看着我笔记本上抄写的“裕记”、“阜成”、“华兴”等砖瓦厂的名号,告诉我们。
上世纪50年代,联生砖瓦厂和阜成砖瓦厂公私合营,合并成了武汉市第二砖瓦厂。同一时期,“裕记”、“阜成”、“华兴”等老字号不再,改称武汉市第一到第八砖瓦厂。
改制后的砖瓦厂扩大生产,对于粘土资源的需求增大,进入八十年代后,逐渐陷入粘土采挖殆尽的困境。据陈国辉回忆,当时的砖瓦厂一般沿汉江取土,但到后来,竟一直挖到了离汉江以南数公里外的快活岭旁。
粘土资源的枯竭使各砖瓦厂难以为继,它们相继停产,或者转到别处生产,厂房废弃或改作他用。2003年,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环境,武汉市正式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红砖,黄金口一带所剩不多的砖厂纷纷被叫停,“汉阳造”砖瓦成为历史。
易仁记家在赵家台130号,从他家往南走不到半里有一片荒地,瓦砾堆积,野草半人多高,这里是湖北省第二砖瓦厂原址。2009年,永丰乡对汉江一带的砖瓦厂进行拆迁,易仁记买了“二砖”厂房的一部分砖瓦。“这些虽然是旧砖瓦,但是质量比现在的靠得住,我留着准备盖房子”,易仁记说。
易仁记最后推荐我们去找永丰街惠民苑的周三爹,“他是阜成砖瓦厂的老员工”。
“汉口租界里许多漂亮的房子,都用到了我们‘阜成’的砖瓦”
汉阳永丰街沿河社区惠民苑,这里是原武汉第二、三、四砖瓦厂职工和家属的居住区。
我们找到了人称“周三爹”的周子清,老人89岁,在阜成砖瓦厂出生、长大,经历了“阜成”改制,直至1986年退休,现在,住在惠民苑里的“阜成”老员工,只剩下他。
阜成砖瓦厂的创始人是沈祝三,周子清的父亲周正大1913年进厂工作,称沈祝三为“老板”。
1911年11月,阳夏保卫战后,汉口城区的大部分建筑在大火中被焚,恢复重建时需要大量建材。“为了保证建材供应,做到一条龙服务,老板(沈祝三)在1913年接手了一个德国人的砖瓦厂,建立了‘阜成’”,周子清回忆。
早在1908年,沈祝三就在汉口创建营造厂,名为“汉协盛”,专门承包汉口租界地区的工程施工。据记载,当时的武汉三镇共有甲、乙、丙、丁四等营造厂595户,而汉协盛营造厂在众多营造厂中市场份额最大,因此,“汉口租界里许多漂亮的房子,都用到了我们‘阜成’的砖瓦。”周子清说。
10月12日下午,汉口老租界区,按照周子清老人的讲述,汉网“人文武汉”的资深网友,63岁的王炎生充当向导,带我们寻访“阜成”砖瓦的踪迹。
我们在兰陵路上找到了新泰大楼昔日的附属仓库。这是一栋红砖坡顶、清水砖墙的高大厂房,顶层窗口附近装饰爱奥尼克石柱。它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当时主要储存茶叶、麻、棉花、猪鬃等。现在仓库临街的一面已被改造为酒吧,但建筑后墙仍保留当初的清水砖,许多墙砖上,方方正正地印着 “阜成”二字。
“阜成的机制砖一般把商标印在砖的端头,建筑砌好后,很容易发现。”王炎生介绍,目前已知是由“阜成”砖瓦修筑的建筑,比较著名的有青岛路上的保安大楼(1914年)、沿江大道青岛路口的汇丰大楼(1917年)、中山大道旁的汉口电报局(1920年)等,“当时,‘汉阳造’砖瓦造就了它们,现在它们却是‘汉阳造’的忠实见证。”王炎生感叹。
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裕记”迁往重庆,“阜成”的动力设备被日军拆走,只得改产手工砖。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蛰伏,到1949年,武汉汉江沿岸仍有15家砖瓦厂,它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