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遭遇“文化异化”
我国的古城古镇古村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经历了第一轮的“房地产开发”之后,“文化遗产”正遭遇“文化异化”的侵蚀。
湘西凤凰古城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古色古香的街巷,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来此访幽寻梦。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夜色中的古城喧闹无比,沱江边的古民居不少摇身变成了闹哄哄的酒吧,形形色色的游客在灯红酒绿的吊脚楼歇斯底里地大呼大唱。这座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弥漫着进口啤酒和爆米花的味道。
经营银器和扎染的张桂英老人说,随着古城旅游开发的加速,老街上的古旧味儿越来越淡了,由于租金水涨船高,商铺门面渐渐被外地资本占据,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店面,生意远远不如那些喧嚣的酒吧和饭店。
凤凰“蜡染大师”熊承早,祖宅就在凤凰古城老街上,前些年还在家中与天南地北的游客交流创作心得,出售一些自己创作的蜡染工艺品,如今却将老宅子租给了外地商人,令人欷歔不已。
记者采访发现,如果听任旅游开发热潮对古城文化遗产的损害,将导致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而这正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对地方政府来说,当一种经济目标被非理性夸大时,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更不仅仅是旅游业的。
南京旅游园林局副局长穆耕林说,当前,一些人打着旅游的旗号,占有旅游资源而不搞旅游;有些项目以商业发包的形式,由政府和投资商共同成立旅游投资公司,导致一些景区被过度或破坏性开发。而旅游部门由于对旅游建设没有审批权而无发言权,让投机者钻了体制的空子。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应该参照美国、加拿大、韩国等世界不少国家的普遍做法,由国家直接管理世界遗产、国家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以保证其权威性。可以考虑成立一个类似“国家遗产管理局”的职能部门,由国家直接管理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并让专家参与设计、规划、管理风景区,以避免地方政府“好心办坏事”。
给历史文化古城一点“生存空间”
据文物部门初步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408处,保存的古民居文物建筑9146栋,总建筑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怀化市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形态组合最丰富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以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城、黔阳古城、龙溪古镇、高椅古民居、通道古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中连片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文物专家和学者们日前在怀化把脉文化古城旅游开发时指出,古城保护需“形神兼备”,科学规划,勿让“利”字毁掉文脉。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百家湖等湖边均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不但建设中的泥沙随着雨水沉到湖底,导致淤积抬高湖床,减少水容量,减低了自净能力,附近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更直接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污染,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
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认为,古民居建筑本身经历了上百年的创伤,已经相当脆弱,加上各级政府的投入不足,保护工作跟不上,大多陷入了自生自灭的困境。而且,湖南大量的古民居属于私人所有,政府难以统筹其保护工作,一些古民居改造成家庭客栈,古建筑拆掉建成大酒店,居住在古城的群众时刻想改变居住环境,与文物保护形成较大的矛盾。
江苏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认为,现在破坏名胜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急于发展,对历史价值没有充分的估计。他说,历史文化名胜应以保护为先,发展房地产不能破坏景观。无论城市如何发展,都首先要为历史名胜留下“生存空间”,否则,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蔡道馨教授认为,古建筑虽然经历风雨,外表沧桑,但是只要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稍加修缮和维护,完全可以焕发出迷人魅力。现在不少地方对古建筑只注重开发,不注重科学保养,其生命周期将大大缩短。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联盟主席、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说,要把古城古镇古村从景区提升到游览区,并且进一步提升到历史文化体验区,就要保护好原生态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气息。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文建议,地方政府应切实担负起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使命,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推动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据了解,南京已开始起草旅游景区保护条例,把那些打着旅游旗号、却有搞房地产嫌疑的项目,明确列为不受欢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