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
下河街故事
很享受砍价的感觉
李维霞住在五一广场附近,家里小到厨房刷碗球、大到客厅一整面背景墙画,全部选自下河街小商品市场。
李维霞很享受在下河街砍价的感觉。她说从20讲到10块没什么,最厉害是把原本就只卖5块的东西讲到3块。不过最近这种成就感越来越弱,她已经跟大多数老板混熟了,“他们不会对我乱喊价。”
女儿高考那年,她晚上不敢开电视也不敢早睡,女儿在房里做题,她就坐在客厅绣从下河街买的十字绣。在给女儿收拾行李上大学时,她把一叠纸悄悄塞进行李箱,纸上绣着她和丈夫看女儿放风筝。
“摆客”
进货首选的不二选择
两个月前,学工商管理的刘璐拒绝了父母在老家安排的邮政所铁饭碗,她想留在长沙。
被几家公司拒绝后,她笑称不相信偌大一个长沙容不下小小的自己。她决定去摆地摊做生意,下河街小商品市场一直是她的进货首选:进价1.2元的发卡批回去后能卖3元,进价10元的公仔能卖到18元。
因为下河街,晚出晚归两个月后,她有了在这个城市待下去的理由。
学生
下河街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曹庭在卖皮包的档口左挑右选,这里的包款式新、质量还行、最关键是便宜。
在长沙上大学两年,她和同学起码到下河街小商品市场逛了十次,有时候是买耳钉,有时是买围脖,每次的收获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曹庭还跟那个专门给人打耳洞的档口阿姨交上朋友,去年冬天,她从河西坐车到下河街想打两个耳洞,因为刚失恋。阿姨听后硬是没同意,还跟她说了好一番宽心的话。
老板
最舍不得那些邻居
下河街小商品市场里活跃着八百多个经营户,他们大多来自邵东或涟源,长沙本地的极少。
来下河街开丝袜店前,李老板在一家建筑公司端铁饭碗。2001年,他辞去工作和妻子搬来下河街做生意。光顾他生意的客人都是一打打批发,很少零买,“批发市场嘛,东西摆得乱,别人不一定看得上。” 李老板说如果这次真要拆迁,他最舍不得那些邻居,“我们都认识十多年了,感情几好的,有什么事都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