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9月3日无人机摄)。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这是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9月3日无人机摄)。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新华社长沙11月28日电(记者张云龙、张玉洁、刘芳洲)6年前,45岁的龙书伍因家乡贫穷还在阿联酋迪拜打工;和他同一个村子的龙先兰每天喝酒、打架,一无所有。

  两人的命运在2013年发生变化。这一年,实施“精准扶贫”的理念在他们的家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

  看到家乡发展前景的龙书伍,当即选择放弃海外高薪工作返乡发展,如今他已高票当选村内新一届村支书。而龙先兰也在随后入村的十八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重塑斗志,不仅成为村里的养蜂大户,收入可观,他组建的金兰土蜂蜜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的118户养蜂。

上图:脱贫前的花垣县十八洞村进村道路。摄于2011年12月。新华社发 下图:现在的花垣县十八洞村及其进村道路。摄于2019年9月。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上图:脱贫前的花垣县十八洞村进村道路。摄于2011年12月。新华社发 下图:现在的花垣县十八洞村及其进村道路。摄于2019年9月。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后来,他们家乡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十八洞村》。随着电影的热映,十八洞村声名远播,成为中国脱贫攻坚史上具有“地标”意义的地方。

  旧时的湘西地区曾因闭塞落后被外界称为“中国的盲肠”,封闭和当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为这个地区增加了不少神秘气息。

  1934年,中国作家沈从文发表的小说《边城》轰动世界,一时,湘西州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成为世界观察近代中国的窗口,引来不少外地游客。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湘西的旅游业并未因此兴盛。

  “《边城》寄托的是人性的美好,但不能掩盖、也无法改变贫困落后的事实。”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简隆军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湘西州发生巨变。由于整体经济条件落后,当地不少少数民族老百姓仍然为摆脱贫困而艰辛努力,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远赴异地打工。

湖南湘西凤凰县竹山村的村民在“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剧”中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湖南湘西凤凰县竹山村的村民在“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剧”中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这一切随着“精准扶贫”的提出发生改变。“精准就是因人施策,针对每一户、每个人的情况,需要啥帮啥,激发村民想要富的动力。”龙书伍说,精准扶贫让他看到了家乡的希望。

  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十八洞村里修筑了公路,创造性地发展起猕猴桃“飞地”种植以及劳务输出、苗绣、高端矿泉水等产业,外出务工的人们纷纷返乡,建新房、娶新娘。

  “参观的、学习的、搞团队建设的人越来越多,高峰时候平均每天2000多人次。”龙书伍说,全村把旅游当成主导产业,做了未来15年的发展规划,立志要实现乡村振兴。以十八洞村为发源地,“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中国的反贫困斗争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湘西州也正在告别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9月24日,婚礼开始前,十八洞村村民施六金和新娘吴春霞在门口迎接客人。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9月24日,婚礼开始前,十八洞村村民施六金和新娘吴春霞在门口迎接客人。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18年,十八洞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了12128元。截至2018年底,湘西州累计脱贫55.4万人,贫困发生率已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4.39%。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湘西州在“精准扶贫”中,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非遗+扶贫”“扶贫工坊”等模式让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

  曾任湘西州副州长、如今已80岁的凤凰县山江镇苗族博物馆馆长龙文玉,退休后一手建立了苗族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湘西本土少数民族的古代居所、文物摆件、饰品服饰等等,让游客领略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境内外游客到湘西旅游的“打卡”胜地。

  在龙文玉看来,既能挖掘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也能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红利,才是适合当地的发展之道。

  前不久,湘西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非遗传人、7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龙送梅领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1600元,她在自己的苗寨从事纺织表演,不离家门就能实现脱贫。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山泉水厂工作(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山泉水厂工作(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竹山村是凤凰县深度贫困村,像龙送梅这样的民间艺人,日常在苗寨做家务干农活,纺车织布练就一手绝活。如今,村里利用传统苗寨资源搞旅游,村里的民俗艺人把农耕文化、风情文化、习俗文化和非遗文化都做成了“实景”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

  和龙送梅一样,彼时在外打工的罗维英也回了乡,并成为苗绣传承人,不仅自己提高了收入,成功脱贫,还带领坪朗村的苗家姑娘们,将苗绣“织成了”远近知名的手工艺品。“苗族的传统特色不再是落后的东西,让苗家姑娘们有了自信。”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