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聪家的牛群。肖国聪家的牛群。

  

  近年来,邵阳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并通过开展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打品牌、畅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取得显著成效。至去年年底,该市累计减贫98.3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58%下降到2.44%。

   贫困户走上养殖脱贫路

  清晨,太阳刚升上山坡,在武冈邓家铺镇卧龙村,一群牛从山腰顺势而下,来到清狮寨水库边草坪觅食,这是村民肖国聪家的牛群,拄着双拐的肖国聪在牛群后追赶着。肖国聪说,拄着双拐也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1996年,因为一场意外,31岁的肖国聪被迫截肢。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所有的梦。在家人帮助下,肖国聪开了个小小的碾米加工厂,后又因碾米加工生意日渐衰落不得不四处求工。2014年,肖国聪夫妇回到武冈邓家铺镇卧龙村。几天后,他对妻子说,他要进军养殖业,但这一想法遭到妻子反对。

  行动不便、资金不够,创业对肖国聪来说是一件太过冒险的事,但倔强的他不肯认输。驻村扶贫队书记听了他的想法,当即答应贷款一事。就这样,他在信用社贷了5万元钱,还从亲朋好友处借了几万元,建起了一个养殖场,最初养了十几头牛,到2017年发展到20来头。如今,他每年出栏肉牛7-10头,净利6万元左右。2018年,肖国聪以自家26头黄牛入股卧龙村合作社,帮助卧龙村16户90余人脱贫致富。

   油茶种植让贫困户摘了“贫困帽”

  “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油茶万斤油,讨了媳妇又盖楼。”对当地流传的这首顺口溜,40岁的邵阳县蔡桥乡乐山村村民周业多体会很深。

  多年前,周业多家还是贫困户,四处借钱给小孩交学费。2012年,他开始利用扶贫贴息贷款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已种油茶300多亩。如今他不但摘了“贫困帽”,还建起新房。

  近年来,邵阳县发挥生态优势,将油茶产业申报为省级重点扶贫产业,通过建立委托、合作帮扶机制,找准了脱贫攻坚的“法门”。

  2010年,邵阳县退伍伤残军人周根生发起成立怡悦油茶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已在全县13个乡镇36个村营造油茶林1.3万余亩,带动1869户7167人脱贫致富。

  一大早,隆回县金石桥镇绿远一线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贵明就带领社员来到地里,开始挖龙牙百合,趁清晨凉爽抓紧抢收。

  十年前,刘贵明在金石桥镇城溪村承包了上百亩土地,牵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30多名贫困户和100多名群众参与产业种植或务工。合作社今年种植的100多亩龙牙百合喜获丰收。龙牙百合是隆回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全县种植达2万亩,年产干片1万余吨,年产值约7亿元,带动近6万人增收。

   探索 发展重点产业扶贫项目54个

  近年来,邵阳市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县、村产业扶贫规划。邵阳县的油茶、隆回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新邵以玉竹为主的中药材、新宁脐橙、武冈铜鹅、城步奶业、绥宁楠竹和洞口柑桔确定为邵阳市“一县一特”;隆回县的金银花、洞口县的油茶、新邵县的常春藤等产业项目列入全省20个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创新试点之一;洞口县水东镇高坡村一心发展双孢菇种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宁“崀山”脐橙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该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农村经济,加快脱贫步伐。目前该市已发展重点产业扶贫项目54个,建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746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581家,带动75.4万贫困人口增收。

  同时,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各个贫困县都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省级工业园区,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占比达60%以上。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邵阳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