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浏阳网

  小夫妻不走亲戚惹父母担心 老人悄悄打红包替子女“送礼”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家住浏阳南乡的市民小何,最近发现了自家一个秘密,惊得他目瞪口呆,差点跟父母急起来。静下心后,他又觉得父母都是为自己好,很是无奈。

  小何今年33岁,和妻子一同赴广州打工已经四五年了,两年前夫妻俩出来单干,倒也做得顺风顺水。日前,小何回浏阳进货,刚巧赶上亲戚家孩子做满月酒,他想也不想就跟父母说,自己不会去,爸妈你们也不要去。

  小何说这话并非一时起意,实际上他这几年已经辞了很多酒席,除了亲戚们比较重要的喜事、丧事,其他诸如买房、买车、二胎、升学等酒席,他一律不去,同时也跟父母说,自己以后也不会做酒,那些复杂的人情来往就慢慢断了吧!小何父母虽然答应着,但明显有些不自在。

  “我觉得奇怪,就多问了句‘怎么了’。”小何说,果然,母亲开始劝他说:“亲戚之间不来往让别人怎么看呢?会说我们家不知道做人!”

  这话在两年前,小何决定不再走亲戚时,父母也说过,因为他一再坚持,父母也没再说什么了。难道这两年他不让父母去吃酒,父母还是偷偷去了?

  这一追问,气得他差点跺脚,原来这两年父母不单去吃酒了,碰到有需要的,还偷偷以他的名字代为打红包,最少的打200元,最多的打1200元,其余的300元、400元、500元都有。

  对此,小何的母亲说,儿子儿媳不想走亲戚可能是年轻人的思维,人情来往确实很难背负,一年估摸要两三万元,“但是没办法啊!不好推啊,这人情世故哪能说断就断了呢?”她说,还好儿子非常孝顺,每个月以及逢年过节都会给他们打钱,她不忍心让别人说儿子的闲话,就偷偷给孩子打了红包。

  这件事之后,小何和妻子决定给父母打一个大红包,算是作为弥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没必要的人情不要走。虽然父母的思想一时转不过来,但我还是会继续说服他们。”

  □话题讨论

  打的就是一百块的红包!

  浏阳、广东连线热议份子钱

  人情来往就离不开打红包、随份子,根据近日某应用程序公布的一份统计,湖南省人情来往的平均数额为400元。很多人如同小何的母亲,一方面感叹人情“吃不起”,一方面又表示无法挣脱。

  有趣的是,在这份统计中,广东人以100元的份子钱位居全国倒数第一。昨日,在“广州浏阳籍老乡互动群”中,浏阳籍网友们纷纷表示,礼轻情意重,广东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打的就是一百块的红包!

  案例

  在广东,人情红包一百元还嫌多

  清蒸螃蟹、生象拔蚌片、龙虾、水煮虾……如果婚宴上看到这么丰盛的筵席,你会觉得自己要打多少钱红包?广东人表示,再贵的菜都是打100元,很多地方主家就是讨张红纸不要钱,只是收个人情、图个喜庆而已。

  “这是真的,在广东,办酒都是为了一起聚聚,相互祝福。”网友“雷革”表示,他前几天参加单位小伙结婚宴,随了500元,第二天一问才知道广东人都只出100元,还在那边吃住玩呢,都是主人招待的。单位同事互相派“利是”(即红包),都是5元-20元,没有超过20元的。

  嫁到广东的群友“满玲”,是大围山镇人,她说,很多主家收下红包后,会回50元或80元,有的主家则在红包钱币上折个角表示“已收”,然后原钱退还。她一开始去广东时还对这种人情往来不适应,尤其第一次去她老公家时,老公的父母只给她打了111块。“我爸妈挺震惊的,一个劲地问我,第一次去他家真的就只给了这么多?”“满玲”说,“真的!之后每年过年回家,他父母都会包一个红包,基本都是111元。”

  浏阳蕉溪人高积权说起自己亲历的一件事。他以前一个潮汕老板,身家十几个亿,他好奇老板会给孩子打多少压岁钱?他小孩说,你猜猜看!“我连续猜了5次才猜中了!不可思议,答案居然是5块!”

  热议

  礼轻情意重,值得效仿

  众多浏阳人以亲身经历谈起广州人的做法,认为这才是人情走往的本质:礼轻情意重!不图回报和不以收礼为目的的人情,才是真的人情!

  “广东人的习俗是:我结婚,我请客,我高兴,我有钱请村里邻居吃上几顿,至于礼金,给了高兴,不给无所谓。”“满玲”说,广东人请客摆酒都是亏着请大伙吃,而不是以收礼为目的,她曾经在佛山吃房屋落成酒,主人家在村里建了栋别墅,他在村里祠堂摆了三天的流水席,请村里老少吃了三天三夜,大伙一分钱都不用出。

  网友“华姐”表示,有次广东老板请他们夫妻吃进屋酒,他们随了100元,没想到老板只收了1元,其余都退还给她。“我们都觉得不好意思,可是老板说你们能来我就很开心了,我得多谢你们。”

  “我们在广东的浏阳人,常常羡慕广东这种很纯粹的人情往来。”沙市人小戴说,不说100元的红包,如今在浏阳打1000元的红包,都算是很常见的事了!

  浏阳官渡人姜奇文表示,“年底喜事多,又要到一年一度送礼的旺季了呢,跟家里的老乡探讨一下送礼这事未尝不可,礼轻情意重值得学习啊!”

  □相关链接

  年轻一代发起倡议——“少喝酒,自己不办酒”

  在广东工作、创业几年后,小何有了“少喝酒”的做法,也一直在劝父母不要把自己捆绑在人情往来中。事实上,他这种做法,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中,有了普遍的认可,不少人已经在发起“少喝酒,自己不办酒”的倡议。

  每年的吃酒送礼确实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家都不堪重负。普迹人何铁钢总结,西乡普通人家随200元,稍微沾亲的拿300元。“我从广州回来后,有一个月吃了9次(包括同一天3次)!真的是身心俱疲!”

  “满玲”说自己嫁到广东后,也一直在践行广东人的做法。她和父母沟通,该去喝的喜酒、丧事酒就去,其他的都不要去。她现在只去喝三种酒,一是族中长辈大寿,二是族中长辈家中喜事、丧事,三是过年或过节回家给长辈的孝敬钱!“我的想法是,我不会做酒,也不会去喝你的酒,大家谁也别折腾谁。”

  蕉溪人高积权表示,自己只摆过两次酒,一是自己结婚,二是母亲去世。他早已计划“自己觉得没必要的事,坚决不办酒。”

  “少喝酒,自己坚决不办酒。”浏阳人寻鑫也表示,凡事从自己做起,他是这样做,也倡导周围的人这样做,“人生都会经历各种喜事,比如买车、买房、二胎等,也会经历各种挫折,尽管大环境下很多人都只能随波逐流,但是我认为从自己做起,另类又如何?我们真没必要让自己在各种人情中活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