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国考冷热不能只看数据

  文 峰

  在参加国考的“千军万马”中,有多少人在追逐所谓的“铁饭碗”,我们不得而知。单从报名人数来看,也许有人会说,今年国考仍然“热”。不过,笔者以为,仅从数据这个角度去看国考的冷热,其实并没有多大解读价值。

  因为,与往年一样,在参加考试的群体中,有不少人在“打酱油”。这些人拉高了国考的议论热度。另外,今年部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招录门槛提升了,比如有的要求有基层经验、有的有专业限制,这使得一些职位看起来很冷。所以,在数据框架内,从纵向角度去分析国考冷热,其实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再拿各个岗位的报考冷热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报考行为反映了其职业取向。这可能体现了个人就业的理性思维。因为,对于热门的职业,报考的人多,无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符合人的社会流通规律。换言之,它不具备争议属性。而在大的就业背景之下,与其说年轻人向往这样的饭碗,不如说他们在找工作的压力下,从众地进行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所以,国考热与冷背后有很多心理是难以通过数据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