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理性看待就业率数据的参考价值
目 前社会上存在一种声音,认为高校公布就业率数据普遍存在水分甚至是造假,因此其参考价值不大。客观地看,的确存在高校通过不正确手段引导毕业生“炮制”签 约从而抬高就业率的情况,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就业率的统计和重视。实际上,任何社会指标只要成为评价导向,和政绩、利益直接挂钩,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 度的“失真”。例如,过去几十年政府非常强调GDP,有关GDP统计注水、GDP造假的新闻经常见诸媒体,但在分析衡量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时,各地公 布的GDP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
透明是预防、减少造假等各种不正当行为的有效手段,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始发布官方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 报告、公开毕业生就业率,是走向透明的第一步,也是提高数据可信度的基础性举措,值得称赞。实际上,绝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不仅包括一个 就业率,同时对毕业生的各种就业形式以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类型性质都有细分统计,从这些信息中特别是通过和其他同类高校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不正常的就业率数 据,如果存在注水和造假,被发现的可能性相比过去已经大幅提高。
从技术上看,目前各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就业率统计时间不一 致,一些高校公布的是初次就业率,另一些高校公布的是年终就业率,还有一些高校公布的是其他时间的就业率,直接比较的效果不够理想。但是可以预见,在教育 部的要求推动下,在第三方机构的支持协助下,以及在社会的监督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会越来越全面规范,就业率等 其他毕业生就业指标的统计口径也会统一起来。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结果的重要客观指标,一定会起到更大的参考作用。
附表1、各地高校中公布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学校比例及就业率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来自各校公开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或其它正式的数据公报(数据采集时间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