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后余思:农村问题多酿“摔婴”悲剧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美丽的田园生活并不能改变农村经济收入低下、医疗保障不到位、纠纷化解机制不健全等农村问题,更不能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代代贫”、“辈辈弱”的农村现象。
这一起长南村的“摔婴案”,归根究底,便是由上述问题引起,进而导致何军逐渐产生极端心理而酿就的一场人伦悲剧。
经济支柱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第一原动力。经济收入明显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目前,农民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以种田以及打工两种收入为主,收入微薄。相对而言,开支却不比城镇居民少多少。如种子、肥料、农业生产用品的购买,吃穿住用行的消费,样样都得花钱。
农民的收入普遍仅够满足上述需求,一年下来,余钱并不多。一旦身体出现严重病症,则会由于经济受限,影响治病,也加重经济负担。
这时,农村医疗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 然现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了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合作医疗制度离农民的需求仍存在较大一段距离。遇到疑难病 症,农民的经济负担虽然有所减轻,但是依然沉重。一旦久治不愈,经济缺口不断扩大,不仅形成恶性循环,也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在本案中,何军便是因治病欠下了一大笔外债,而心情苦闷。久而久之,演变成了郁结难舒,诱发了心理问题。
此外,基层纠纷化解不到位,亦是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其中因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不安定因素逐年增多,有的甚至形成命案,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
虽 然,近年来,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加强与完善,对于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类纠纷矛盾特别是家庭类矛盾的特殊性与复杂 性,单靠基层调解组织的力量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基层组织应该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多元化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争 取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