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地铁中随地吐痰将被处现金罚单

A-A+2013年4月27日07:38红网-潇湘晨报评论

  随地吐痰被处现金罚单

  南京地铁管理部门规定,对吸烟、随地吐痰等搭乘地铁时的违规行为,除了口头警告外,还处以现金罚款。据介绍,《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后,南京地铁1号线全线16个站都有工作人员监督执法,对乘客在搭乘地铁时出现的违规行为开出罚单。记者了解到,南京地铁开罚单目前主要是针对乘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在地铁站吸烟,以及折叠式自行车没有折叠就推进站等行为。

  轨道交通应急事件具有影响范围大、扩散速度快、突发性强、抢修救援难度大等特点。要想迅速、科学合理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必须提前配套建设应急场所,配备抢修救援相应的设备设施和物资、装备等。对此,长沙市轨道交通在地铁治安维护、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列车上有多种应急救援设备

  网友“小兵”: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灾难来临,城市地铁里惶恐的人群不知所措。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当如何安全地从车站疏散?

  周伟:当车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请保持镇定,留意车站广播和乘客资讯显示屏信息;请依照车站工作人员指引,按就近疏散的原则选择疏散楼梯、通道疏散,离开车站。

  如发现烟雾或火警,请使用车站紧急救援电话告知车站工作人员或按下手动报警按钮进行报警;如发生现场浓烟弥漫,需俯身并用衣物遮掩口鼻,依照车站工作人员或疏散标志指示的方向进行疏散;切勿使用垂直电梯。

  网友“aisa”:如果危险发生的时候,地铁列车正好停在了隧道里,这时候怎样才能安全地从隧道逃离?

  陈剑文: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通过列车紧急疏散门下到轨行区,依照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指引有秩序地沿着疏散平台至最近的车站站台疏散;严禁接触或触摸隧道两边设备及电缆,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地铁车站和列车上有烟感探测系统、消防灭火器材、防毒面具、应急照明灯、求助电话、紧急停车按钮、紧急逃生图等应急设备。乘客可以留意这些应急设备的位置,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使用这些救援与逃生设备。

  危急时需听工作人员指引

  网友“天下”:哪些原因可能引发轨道交通事故?陈鲁青:自然灾害、机电设备、信号通讯故障、大面积停电、车辆脱轨、冲突等,车站大客流爆满或乘客大面积、长时间滞留车厢等均可能引发轨道交通运营事故。

  网友“江南烟雨”:如果乘坐地铁时遇到突发事件,在救援人员赶到前,该如何自救?

  陈鲁青:列车车厢如果发生碰撞,要尽量固定住身体,以防止身体随惯性向前冲击而撞伤;车厢着火时,乘客应保持冷静捂住口鼻,使用车厢内的红色报警按钮向司机报警;在安全的情况下,取出车厢座位下的灭火器。当列车运行至最近的车站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有序离开列车;遭遇危险品毒气时,乘客应用衣物纸巾捂口鼻。判断毒源后迅速朝远离毒源的方向逃跑。

  一旦地铁突发紧急事件,地铁各个部门的协同作战和应急预案将会迅速启动。因此,乘客的配合和服从指挥是救援成功的基本保障。

  [焦点问答]

  潇湘晨报:如何防范盗窃、抢劫等事件发生?

  答:地铁是人流集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特别在客流高峰期间,车站和列车内比较拥挤,让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地铁公安和执法大队会根据线路情况、车站周边环境以及客流大小,安排人员在车站驻勤,以及在车站及列车范围内进行不定时的巡视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起到威慑不法分子的作用。但是,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人人有责。广大乘客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潇湘晨报:车厢内每天会消毒吗?

  答:每日运营结束后安排专业清洁人员对地铁车厢进行清洗及消毒工作,以保证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红、橙、黄、蓝

  根据国家主管部门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分级规定,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根据运营突发事件的不同,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以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应急组织指挥统一顺畅,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继续完善相关工作。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疏散更安全、更高效

  2012年11月19日晚,广州地铁八号线一列车在“鹭江—客村”区间出现受电弓瞬时接地短路导致产生烟雾及响声,乘客自行解锁车门并进入隧道疏散。此次事件虽然只有4名乘客轻微擦伤,却引起了市民对地铁逃生的热烈关注,更有人质疑这次地铁隧道疏散的合理性。对此,广州地铁公司表示,乘客只有在地铁工作人员组织的情况下疏散,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上一页] [1] [2] [3]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