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湖南日报记者 蒙志军 特派记者 周小华)昨日上午,湖南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计划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代表团 团长周强,副团长徐守盛、于来山、陈肇雄、谢勇参加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司法部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李 江、赖明勇、康为民、游劝荣、赵永平、黄伯云等参加审议。会议对中外媒体全程开放,当天,有98家中外媒体聚焦湖南代表团。
会议由于来山主持,代表们踊跃发言。胡衡华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综合协调和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快各类改革试点进程,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 理与分配。史耀斌代表呼吁,支持集中连片粮食生产区的永续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立法保护,建立健全考核追责机制。张自银代表建议,要大力加强技能型人才的 培养,加快完善大病保障和救助制度。傅莉娟代表提出,要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齐振伟、刘正军、钟发平、沈绿叶、王学东等代表还 就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发言告一段落后,湖南代表团全体代表集体接受了中外媒体采 访。
湘江治污“壮士断腕”
“请问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有哪些亮点?湘江综合整治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新华社记者首先向周强提问。周强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获批以来,已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革和建设任务,现在全面启动了第二阶段的改革和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提升了湖南的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 展方式的转变,探索了符合湖南实际的两型建设路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探索了公众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这些年来发展方式的粗放,湘江也存在污染的问题。”在回答有关湘江综合整治的问题时,周强没有回避问题。他说,湘江污染治理得到 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怀,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湖南从2008年开始就着手治理湘江重金属,这一年湖南关闭了洞庭湖沿湖236家造纸厂中的234 家。从2008年到2010年,湖南整治了湘江沿江的264家污染企业。“我们把这叫做壮士断腕,背水一战,下了很大的力气来整治湘江污染。”湘江治理取 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2年,湘江干支流42个监控段面中,1-3类水质段面占88.1%,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湘 江水质总体良好。
周强还说,为了把湘江建 设好、保护好,湖南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湘江风光带的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规划了260多公里的湘江风光带,现在已基本连片。“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一个 名副其实的滨江、滨湖城市群,湘江两岸变得越来越漂亮。我们诚挚地欢迎新闻界的朋友们到湖南看看,看看美丽的湘江,看看湘江沿岸的古村、古镇。”周强最后 说。
周强还就记者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的问题作了回答,并对湖南文化产业进行了推介。“百闻不如一见。湖南的文化品牌很多,湖南值得看的地方很多,欢迎大家去看一看。”
湖南进入万亿发展新阶段
中央电视台记者向徐守盛代表提问:“湖南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徐守盛回答,去年湖南总量进入万亿发展新阶段, 人均均量进入两位数增长新阶段,运行质量进入稳步提升新阶段,基本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下一步,湖南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坚持 “五个发展”,促进“三量”同步提升:一是转型发展,按照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促进经济增长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二是创新发展,大力 推进体制机制,以及科技、产品、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三是统筹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统一考量、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可持续发 展,按照“四化两型”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留住湖南的青山绿水,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五是和谐安全发展,使发展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香港文汇报、湖南日报记者还就民生支出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问。
六个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湖南在城乡建设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陈肇雄代表回答,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通过推进城乡规 划、城乡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进程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温家宝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使城乡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