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筹建雷锋纪念馆两对大学生都成夫妻

A-A+2013年3月3日10:24三湘都市报评论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1981年,雷孟宣在望城寻找雷锋的黄丽姐姐时留影。左为雷孟宣,中间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宣传员陈广生,他被人们誉为首写雷锋故事的人,时有“北有陈广生、南有雷孟宣”的说法。右为张建文,他与雷锋一同参军到鞍钢,是雷锋的好友。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1966年,雷孟宣(左一)第一次去北京征集雷锋资料时留影。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1969年,长沙市十一中91班同学参观雷锋纪念馆。

  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今年,也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上世纪90年代,本报读者、作家刘佑平是省里一家文化报的记 者,专程采访过原雷锋纪念馆馆长、被称为 “雷锋专业户”的雷孟宣。在怀念雷锋的日子里,他整理了当年的采访记录,并特别为“记忆”撰文,首次披露了雷锋纪念馆建立的幕后故事。

  壹 长沙二中的学生伢子怒斥校长,说他对抗毛主席有意给雷锋形象抹黑

  雷锋纪念馆动工是1966年冬,“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在这之前,我们仅在雷锋家乡的荷叶坝小学里,弄了两间破旧的土砖教室做雷锋事迹陈列室。

  当时我(原雷锋纪念馆馆长雷孟宣。下文同)在学校里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同时还兼任雷锋陈列室的讲解员。那时不像现在来参观的人来去都是汽车,来的人都是走小路,所以参观的人不太多。“文革”开始后,人们忙于搞运动,就更少有人来,我也被借调到公社去做事了。

  由于没有人管理,邻近的农民见陈列室里空着,就把一些破旧的东西往屋子里塞,屋里的墙上四处挂满了蜘蛛网,窗台上是一层厚厚的灰尘,无人清理打扫。

  大概是1966年10月吧,长沙二中的几个学生伢子,从城里走到荷叶坝小学来参观。那帮学生伢子十六七岁的年纪,为首的姓罗。他们在学校里左寻 右问,才找到陈列室,一看陈列室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勃然大怒,马上把学校的校长喊来,当场就批斗他,说他对抗毛主席,有意给雷锋形象抹黑等等。

  你想想,由学生伢子说出这些话来,不把校长吓得半死?他们临走时勒令校长不准破坏现场,明天他们来拍照,要当做所谓的“反动黑线”罪证来展览。

  贰 每次做完检讨就讲雷锋故事,讲得那些学生们热泪盈眶

  学生伢子们走的当夜,校长就赶紧派人把陈列室打扫干净。第二天,姓罗的真的跟几个学生伢子带着照相机来了,他们一看陈列室的现场被破坏了,马上又把校长揪斗了一番,勒令他立马把现场恢复原状。

  在姓罗的伢子指挥下,陈列室又摆成原来乱七八糟的样子。他们拍完照,回到长沙立即冲洗放大出来,挂在当时的五一广场,作为控诉我们“反对毛主席”的一大罪证。当时,全国正在大搞串连,南来北往的学生们都不上课,四处走。

  学生们在五一广场看到照片后,按照大字报标出的路线图,打着红旗,高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雄纠纠地朝荷叶坝小学走,去看雷锋陈列室。一批批的学生们,把一条通往学校的泥巴路踩得紧梆梆的。学生们到了学校就要开声讨会,这时我已从公社回到学校。

  每次学生们一来,我就上台去做检讨,狠批自己对毛主席不忠,对雷锋感情不深,没有把陈列室管理好,请学生们批判帮助等话,接着我就讲雷锋的故事给他们听。我这人会讲,每次总会讲得学生们热泪盈眶。现在回想起来,那场面还真让人感动呢。

  叁 参与筹建雷锋纪念馆的两对大学生,最后都结成了夫妻

  1966年底,上海、北京、沈阳等地的一些大学生也到了荷叶坝小学,他们比那些中学生要有头脑。他们认为雷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全国人民学习 的好榜样,应该建一个纪念馆才好,这两间陈列室太简陋了。他们说干就干,在省展览馆里(今天的省科技馆)成立了一个“学雷锋联合调查组”,跟省市有关领导 谈判,要求建立雷锋纪念馆。

  学生们的行动引起了当时领导的格外重视,马上派人到雷锋陈列室去进行调查,确定这些大学生们反映的情况属实后,为更好地宣传好雷锋,决定建纪念馆。于是,省市领导很快就成立了有大学生参加的“雷锋纪念馆筹备领导小组”。

  我记得,筹备小组里有当时北京中医学院的4个大学生,两男两女,他们叫邓小甲、高荣林、徐林运、陈天然。他们现在还与我有联系。邓小甲与陈天然 现在在四川某医院从事药剂研究,是副教授;高荣林与除林运是北京某学院的医生,后来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这几个大学生从1966年冬起,就一直参与雷锋纪念 馆的建设。

  他们与工人们一起,一身泥一身灰地干活,有人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说,这是雷锋教导我们这样做的。一直到了1968年的6月,纪念馆基本落成他们才离开。在参加纪念馆建设的日子里,他们产生了爱情,邓小甲与陈天然,徐林运与高荣林分别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肆 学生们在别的地方串连吃饭不交钱粮,到了雷锋故乡自觉交钱

  1987年夏天,邓小甲到长沙还特地到了雷锋纪念馆。可惜我不在,他留了张纸条给我,上面写着一段话:

  纪念馆保持得相当好,在学习和宣传雷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年我们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确实很辛苦,但是,今天我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场面和情景,感到非常高兴……

  这些人多可爱呵!不仅是邓小甲他们为了雷锋纪念馆的建设流了汗水,当时来参观雷锋陈列室的学生“小将”们,第一件事首先是到纪念馆工地搞义务劳动,不用人去动员,大家争着干。

  学生们到别的地方串连吃饭是不交钱粮的,可是他们到了雷锋故乡,吃饭时都很自觉地交钱和粮票,说雷锋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文/刘佑平

  相关链接

  现年80岁的雷孟宣,1963年调往雷锋母校荷叶坝完小举办《雷锋生平事迹展览》,从此与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被媒体称为“从嘴巴到脑子到脚板从没离开过雷锋的人”。

  1966年冬至1968年,雷孟宣参加了湖南雷锋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主要负责陈列资料的收集,其间,他20多次到北京军事博物馆,沈阳军区抚顺 雷锋纪念馆、鞍钢等地征集雷锋资料,调查走访雷锋生前领导同事、战友。收集、整理和挖掘了有关雷锋的文字资料200多万字。1968年雷锋纪念馆建成开放 后,雷孟宣历任副馆长、馆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退休以后,他外出作学雷锋报告会2000多场,听众2000万人次,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并一直坚持志愿服 务雷锋纪念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