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琪 长沙开福区油铺街周志君娭毑,算得上长沙最老的“扫墓人”了。
90岁高龄的她,家里总放着一大一小两个扫把,一个大的粗略扫“大件”,一个小的精细扫“小样”。
“这是古墓,得上点心。”虽早已退休,周娭毑给自己找了份工作:每天义务清扫门口的那座古墓。
“扫得好干净,连巷子口都一尘不染。”邻居赵先生说,周娭毑当“义务扫墓人”已近十年。
门前有座神秘古墓
娭毑免费清扫十年
26日上午10点,飘着小雨。周娭毑坐在门口的木椅上,烤着煤火,时不时伸出手探,“雨还在下呢。”在她身后,已备好两个扫把。
“换以前早就扫完了,下雨没办法。”10点30分,雨停了,她换下布鞋,拿着扫把颤巍巍地走出家门。
古墓就在家门一米外的地方,几十块石碑以一块大墓碑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形,没有原本应拱起的坟包,它是平的。墓中间,有一些塑料袋和烂掉的水果,娭毑一边熟练地清理,一边告诉记者,“以前这有棵树,后来倒了,就成了垃圾堆。”
墓左侧的几个小坑里,也散乱堆着垃圾,娭毑细心用袋装好,堆放一起,等清洁工收走。
曾请保姆看守数十年
老街坊称是高官夫人
经过清扫后,古墓整洁了许多。记者看到,墓碑正面没有墓主信息,背面刻有几个字,粗略辨认是“王母陈太宜人”。
“这墓至少也一百多年了,我一出生,它就在这里。”同住油铺街的赵本中爹爹今年71岁,他小时候听大人说,墓主人是一个高官的夫人,他还见过专门的守墓人。解放后,墓主后人出国,古墓就渐渐无人照看。
“起初曾留下了一个保姆守墓,但她几十年前也去世了。”周娭毑补充,没人管理的古墓,成为了垃圾场。
十多年前,周娭毑搬来后,开始担任起义务扫墓人。“也不知道还能扫多久,这里就要拆迁了。”周娭毑心有不舍。
不过,让娭毑放心的是,听长沙市开福区文物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说,这座古墓已被纳为文物保护,不会拆掉。
墓主悬疑
长沙城唯一的民间古墓 城建专家也不知道身份
古墓旁的大树上,挂着长沙市文物局文物认定牌。
记者查证得知,此墓在2010年被认定为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被称为“陈氏墓”。这也是目前长沙城区唯一的民间古墓。
而碑上所刻文字“王母陈太宜人”,实已透露墓主身份。明清时期,封赠五品官之母或祖母才称为“太宜人”。
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透露,这座古墓确为清末一家大户人家的女主人墓地,有百余年历史,但目前没有具体的的家族信息考证。
“长沙郊区名人古墓很多,但城区的民间古墓极少,目前长沙仅存这一座。”陈先枢先生表示,这座古墓保存很好,且带有浓厚的清末色彩,很有历史研究价值,非常值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