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太行山区红叶漫山,瓜果飘香。
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柳树沟村67岁老人苗风山的家外,几个南瓜挂在树上。这南瓜是儿子苗卫芳春天种下的,此时的老人已无心将儿子所种的南瓜摘回家。
眼看南瓜熟透枝叶枯萎,老人何以不摘?在老人的眼里,儿子因“不成器”,成了他拒摘南瓜的理由。
2011年,苗卫芳从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竟回家种起了地。为此,老人一气之下吃下了100片安眠药寻死。
事实上,苗卫芳并不想回家做农民,更不愿爬山种地。
不足百口人山村出了个硕士
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柳树沟村位于太行山区,夹在两个大山之间的这个小村子现在已不足百口人。
2008年,在当地一所私立学校代课的苗卫芳考取了河北大学近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
小山村里的农家子弟考取了研究生,这在世代以种田为生的苗家看来,是“祖坟上冒青烟了”。看到儿子带回的这个录取通知书,当时63岁的苗风山老人笑嘻嘻的。尽管老人的背不好,之前走在村里的土路上背着手驮着背,可自从儿子考上研究生之后,老人走在路上甩开膀子,使劲挺直了腰杆。乡里乡亲投来的也是赞许的目光。
这些都缘于苗卫芳是村里考出的第一个研究生。
很快,苗家考出研究生的消息,在闭塞的太行山麓传开。
因苗老爷子为“有出息”的儿子高兴,苗卫芳到河北大学报到的头天晚上,老爷子让老伴把家里的那只公鸡杀了,出村两公里买回了当地所酿的最好的枣酒,为儿子庆贺。
次日一早,苗卫芳告别父母,告别乡亲,离开故土前往学校报到。
在苗老爷子看来,儿子考上了研究生已是光宗耀祖、彻底脱离土地到城里生活了。
眼看,3年研究生学习结束,苗卫芳以合格成绩毕业后,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被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拿到学位后,苗卫芳期待着自己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当他带着简历、毕业证和学位证向一些事业单位推销自己时,却遭到冷遇。
毕业后求职遇冷回家种地
最终,苗卫芳在石家庄市行唐县的一所私立学校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后来,苗卫芳觉得,尽管每月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但这所学校毕竟是私立的,对自己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
代课不久后,苗卫芳从学校辞职。
随之,苗又带着自己的简历行走在石家庄和保定的一些事业单位与一些大公司,但这些单位和公司同样没有为他敞开门。
1971年出生的苗卫芳已是40岁。一个40岁的硕士毕业生,带着简历到处找工作,这让一些单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更有一些单位甚至觉得“接受不了这样的学生”。
从2011年夏天开始,苗卫芳冒着烈日四处求职,却四处碰壁。而在家里,已经66岁的老父亲驼着背在庄稼地里锄草种地,而同样年迈的老母亲却躺在病床上咳嗽。
在苗卫芳看来,在城里生活一天,就得掏一天的生活费,与其找不到工作在城里花钱,不如回家种田。这样一来,在老家有玉米吃,有咸菜啃。
窘迫之际,从没打算回农村生活的苗卫芳被无情的事实击倒了。
“回家,回家!”当天晚上,苗卫芳将行李打包,次日天一亮,苗卫芳带着行李从石家庄乘上了去保定的大客车。
他这一走,不知道何时再回石家庄。
从石家庄到保定,从保定到阜平县,再从阜平县到城南镇,下了到城南镇的车,已是天黑。
镇政府所在地离苗卫芳老家柳树沟还有10多公里的山路。这10多公里不通车,如何回家?
在黑夜里,苗卫芳似乎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不明白,自己在外求学数年,如今竟然身负行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更让他迷茫的是,自己今后的出路在哪里?
(原标题:硕士儿子回家种地 老父服毒:丢祖宗八辈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