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云湖桥镇烈马村86口山塘几乎全部干涸,上百亩水稻颗粒无收,人畜饮水也靠几公里外运来
■村民主动兴修水利,但资金缺口庞大,急盼上级政府接力
本报11月26日讯(记者 刘赟)“旱情太严重了,人畜饮水都得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运。”11月25日,湘潭县云湖桥镇烈马村村支书柳春华致电湘潭晚报新闻热线58266666,反映今年遭遇特大旱灾,全村500余亩晚稻相继脱水,其中两百余亩枯死绝收,甚至连人畜饮水都成了难题。
山塘干涸,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烈马村全村1036亩水田,全靠86口山塘灌溉。
“正常的年份,每亩产量可达八九百斤,但今年早、晚稻因旱减产严重。”村支书柳春华说,特别是8月份以来,严重的旱情让86口山塘逐渐干涸,得不到灌溉的禾苗很多枯死,剩下的产量也直线下降。
今年62岁,承包了24亩农田的村民郭民兵,在今年的旱情中受损严重。
11月25日,我们在郭民兵租种、现在又被弃收的稻田里看到:因旱发育不良的水稻稻杆低矮,很少的稻穗要么不结粒,要么稻粒干瘪。欲哭无泪的郭民兵说,“不是不想收割,是根本收不到谷。”
他告诉记者,即便不计算人工成本,仅购买肥料和农药以及请人犁田、收割的费用,每亩就花了将近500元。结果每亩产量平均只有三百来斤。“辛辛苦苦一年,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了上万块。”
据村上统计,今年的旱情至少造成全村近半农田减产,其中有200多亩基本绝收,村民直接经济损失近20万元。
逼上梁山的“兴修水利”
旱情发酵,受影响的还有人畜。
村主任陈义明说,旱灾造成全村600余人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的时候,部分群众的饮水得用拖拉机、摩托车从四公里外的韶山灌区、韶山市银田镇运。
吃了干旱的苦头,让村民们意识到了兴修水利的重要与紧迫。因此,今年不需动员,全村14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就开始自发筹资“冬修”。
在这场自发的冬修水利中,烈马村毛塘组的村民人均集资达到400元,组上的企业家郭岱山个人垫资三万余元,他们请来挖机对“挡板塘”掘深扩容、加固堤坝。村民们说,整修后的“挡板塘”塘深将达五米,水域面积也从现在的两亩扩大到六亩,可灌溉农田70余亩。
“这是逼上梁山,不修不行了。”
冬修资金缺口巨大
“目前,村民自筹的17万多元,已经修好了四口山塘。”村支书柳春华告诉我们,虽然村民“冬修”的情绪很高涨,但面临的资金缺口也无法回避。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除烈马村外,今年同样饱受旱灾袭扰的咸江村和天鹅村,也在大力兴修水利。为了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问题,三个村将联合在烈马村毛塘组与韶山市银田镇三华村交界处建一深井机埠。而根据初步预算,第一期的工程投入就需135.96万元,虽然目前已自筹了27万元资金,但离预定的资金需求依然缺口巨大。目前,当地政府已对此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希望能早日解决这一民生难题。
分享到:
湖南醴陵四位90后红薯哥回乡务农,用抡起的每一锄开垦自己的未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