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给李学周老人送纪念章)
“我不是激进的民族主义,我做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正视历史,珍爱和平。”——李磊
阅读提示 11月8日,洛阳市民34岁的李磊,专程到洛阳市安乐镇狮子桥村走访了93岁的村民李学周。李学周1939年参加国民党中央军13军,1944年在洛阳保卫战中被日军俘虏,几经周折逃离敌手,来到安乐镇狮子桥村给一家地主做长工,从此定居。
这是李磊和网友们走访的第100位抗战幸存老人,为帮助这些老人,他们耗时6年。
李磊:传说中的“匈奴”
李磊的祖籍是洛阳北关,曾在某单位当了9年电工,辞职后,他主要靠打零工度日,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已经不用来谋生了。
他热衷于收集抗战资料、关注抗战老兵的生活,不论这些老兵是来自于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是洛阳甚至河南的“民间老兵援助第一人”。
他喜欢用网名“失败的匈奴”,大家就习惯叫他“匈奴”,记得他真名的反而很少。
访百位老兵
盼大家正视历史
李磊走访的100位老兵,现居河南的30位,外省的70位。省内的由李磊走访,省外的除40位云南老兵外,还有一部分是李磊联系当地民间援助老兵志愿者走访,并建立他们自己的援助老兵档案,当地无民间援助老兵组织,亲自走访又确实有困难的,比如天津有位冯义田老先生,李磊也会联系当地其他公益组织,请他们帮忙。
李磊对抗战资料及抗战老兵的关注,始于2004年。为了让自己坚持,他给了自己一个8年的承诺,这个8年的想法源于8年抗战。
2007年,李磊策划组织活动,7月7日,邀请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原29军幸存的9位老兵(最大的94岁,最小的当时也88岁)回到卢沟桥,战友重逢,祭奠英灵,呼吁和平。该活动引起了全国和世界的关注(本报曾连续报道)。此外,他也做一些祭奠活动,比如国殇墓园祭奠,在常州、南京,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做祭奠。“我不是激进的民族主义,我做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正视历史,珍爱和平。”李磊说。
走近老兵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温暖
李磊说,抗战老兵经历过生死,对生活要求不多,对贫穷也很淡然。“但是,老人们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不能这样‘淡然’”。
在云南保山一个村子里,93岁的老兵李华生,没有收入,他就在路边摆个烧水摊,自己有几间土坯房,有一小块菜地,他家附近有个小饭店,偶尔照顾他。今年,李磊和网友在政府的支持下,终于把李华生送进了敬老院。
“他们享受了政府不同程度的补助,但是,我们的愿望是:告诉他们,当年的奋斗是值得尊敬的,我们后辈记得他们,希望他们晚年的生活更好些。”李磊说。
李磊和网友们援助抗战老兵的方式是:核实老兵身份,建立档案,按贫困程度给他们提供部分的经济援助,贫困程度分一星、二星、三星,一星是每年援助1200元至1800元,二星是每年援助1800元至2400元,三星是每年援助2400元至3000元。遇见老人看病急需钱的情况就设法实行紧急援助。如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赁德厚老人,还有湛江的陈建兄老人和湖南的胡中祥老人,对这些老人,他们都曾发起过紧急援助。
援助老兵的费用主要来源于网友捐助,也有一些来自热心企业。他说,前几年有一家深圳的企业,出资帮助云南300多位老兵。几年后,另一家企业接手此事。
李磊一直说:“抗战老兵不是靠我们生存的,特别贫困的,民政部门会给他们低保,我们的援助只是希望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云南走访吃一块压缩饼干就顶一天
一直以来,他们援助云南老兵的钱款,是由当地统战部协助发放的。2006年11月30日,李磊去云南走访保山抗战老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大量走访,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
从洛阳去云南之前,他为每位将要走访的老人募集了200元捐助,他自己的花销则自己负责。路上,有时候,他吃一块压缩饼干就顶一天。他甚至选择穿越可能有猛兽的山林近路。
李磊确定要拜访的对象里有4位百岁以上的老人。但是李磊到达时,有1个已经辞世。26天,他艰难穿越山区村落,走访了50户,其中有10位老人已经辞世。
其中许韩廷老人的辞世,最让李磊难受。8年抗战中,老人从头打到尾。可是,李磊赶到许老家中时,看到的是一个刚刚布置好的灵堂。他把200元钱交给许老的老伴,但老太太不肯要,她说他们有工资,把工资本拿了出来。李磊发现其实就是他们请当地统战部代替发放的援助款。李磊在很多的老兵家里都看到了他们领援助款的签名本。
老兵们的三大宿愿
战友聚会,战地重游,被认可感
去年6月,远征军老兵张浩东、王之平洛阳聚会的消息被媒体刊发。看到报道后,漯河身患癌症的老兵王新义也希望见到战友,他的家属联系了李磊。很快,李磊带了纪念章、纪念牌去见王老。但是,未及联系他的战友,王老就去世了。李磊说,老兵们的宿愿大抵有三:战友聚会,战地重游,被认可感。每次没完成老兵们最后的宿愿,他都非常难过。
李磊说,经济援助只是他们所做的一个点,更多的还是希望老兵们完成宿愿,而且有些老兵直接拒绝了他们的援助,老兵虽老,风骨犹存啊!
2007年,李磊走访河南项城91岁高龄的崔金品老先生,准备邀请他参加“七·七事变”70周年29军老兵重逢卢沟桥活动。但见面后,李磊发现崔老身体状况不好,就建议别参加活动了,但崔老及其家人强烈要求参加活动,并一再给李磊发短信表示:即使老人在活动期间辞世也不会与活动组织者产生任何纠纷。
2007年7月7日,一直卧床的崔老竟在烈日下的卢沟桥上站了几十分钟,然后又在“七七抗战纪念馆”站了一个多小时。李磊说,他们专门备了一辆救护车停在活动现场,但最小88岁最大94岁的老人们个个精神矍铄。“我觉得那是宿愿在支撑着他们,我为这种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所震撼。”
记录老兵故事呼唤珍惜和平
没有DV,没有数码相机,没有录音笔……他只能用笔记录老兵们的故事。那次云南行,李磊记录了整整两本笔记。李磊说:“出生入死,老人们能活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而这个奇迹,还能延续多久呢?”走访中,李磊遇到10位老人辞世。
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一刀把敌人砍翻
云南的刘凤蒋老人是腾冲战役的幸存者,他曾多次参加敢死队。据他回忆,攻克腾冲城那场战役打得极为艰难,云梯、绳索……什么都用上了,后来美国援军的飞机用巨型炸弹把城炸了一个豁口,很快,尸体又把豁口堵住了,飞机又带着炸弹来炸……两小时,63人的敢死队只剩下了4个……他还记得一个情节,他跟敌人拼刺刀,对方的刀长他的刀短,一个个头矮的四川战友突然从敌人的腋下钻过然后反身回来抱住敌人,敌人的双手本能地一回缩,他一刀上去把敌人砍翻在地。
8000多人只剩100多
云南的董灯玉老人是松山战役的老兵,他说,当年日军的一个暗堡里的一支机枪就打死他们一百多人,几经努力,他们找到并拔掉了那个暗堡,却始终没有找到那支枪。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地农民犁地时才发现那支机枪,后来机枪被放进了当地一个纪念馆。松山战役,我军一个师8000多人,一场仗打完只剩下100多人。李磊说,自己到过松山,极目所见,山林草木郁郁葱葱,闭上眼睛,却似乎仍能嗅到硝烟的气味,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为射杀日本军官,把机枪抬出阵地
巩义的抗战老兵康定国也是参加过松山战役的,据他回忆,当时下大雨,送饭的挑着桶,半桶饭挑到阵地上就变成了满桶……
康定国老人回忆,当时他是重机枪主射手,他们在阵地上看见了敌人指挥官,但是不在机枪的射程范围之内,一个副射手跟他说:咱们把机枪抬出去射他。于是他们几个人把机枪抬到了外面可以射着指挥官的地方。那副射手又说:每次都是你打,这次让我过过瘾。康定国说:你打可以,但是指挥官手里的军刀得给我。副射手同意,打死了日本指挥官之后,上级把刀收走了。康老至今还唏嘘,“刀我也没落住。”
跑到日军占领山头去打水
洛阳伊川的刘松亭老人有一段惊险的回忆,当时他们和日军各占了一座山头,日军的山头有水,我军的山头没水,长官就说,谁敢去打一桶水,仗打完了晋升三级。刘老就只穿了一条短裤,也没带武器,跑到日军的山头打水。突然后面传来日语,大约是问他是谁,他一惊,但却镇定地说:我打水呢,然后示意自己没有武器。对方一看他的短裤,就知道他是军人,改用中国话对他说:老哥,我是东北丹东人,是被日本人强迫来的,你打了水赶紧走。然后对方还扔给他两桶罐头。他把打好的水送回去,接着又来打水,往返了好几次。那东北人对他说:你这次送回去就不能再来了,我马上要换班了。他回去之后得意地说:你看我打了这么多水,你得给我升多少级呀?李磊问他:那你最后升了吗?他笑着摇头,“活着回来都不赖,谁还说那。”
走访得多了,李磊与老兵们的交流也变得容易起来,甚至可以无话不说,老人们的记忆仿佛触手可及。这些记忆应该被记录下来,从云南回洛阳后,李磊就买了数码相机,虽然像素只有300多万,但总比没有强。
按李磊之前确定的8年计划,他现在已经做了6年。而对于8年之后的未来,他并没有规划。他说,他也不能保证彻底放弃这项工作,因为目前虽有志愿者退出,但是有困难时,他们仍会出面帮忙解决问题。
采访札记
不了解李磊的人总以为,经济应该是困扰他最大的问题。有的人会因为经济压力选择放弃,可他是个例外,坚持,觉得压力太大,仍然坚持。他说他喜欢把要做的事情变成习惯,变成本能的延续,这样也许外人看来很难,但他已经不觉得难了。所谓信念,大抵如此。
□首席记者 任双玲 通讯员 张宁 文/图
分享到:
1月6日上午,南京下关发生持枪抢劫案,一男子从银行取20万出来时被持枪劫匪一枪打中脑袋当场死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