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台湾“激光近视手术之父”的蔡瑞芳日前宣布,今后不再做激光矫正近视手术,据称是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判断可能与当年动手术后眼睛角膜瓣发炎有关。
蔡瑞芳是台湾地区最早引进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眼科医生,他的“封刀”事件引起公众对该手术风险的担忧。同时也导致我国眼科行业惟一A股上市公司——爱尔眼科股价连续两天大跌。
随后,爱尔眼科发布澄清公告称,该手术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当安全、成熟的手术,台湾某医师认为该项手术会出现后遗症的说法,仅代表其个人见解。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回应说,全球每年1000万人进行该手术,中国这个数字大约是100万,出现几百例并发症属正常,这与手术质量有关,而公司近两年医疗事故率一直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据上市企业年报显示,爱尔眼科2011年上半年激光手术的平均单价是8068.42元,较2006年每例4204.44元的价格增长了近一倍,其毛利率是72.60%,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收入同比增长了62.78%,达1.94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近一半。
■安全性?视力下降可能与手术无关
“十几年前视力明显下降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的观点从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主任李耀宇明确指出,视力下降可能与手术无关。一般来说,伤口1年内没有出现问题或已愈合,1年后如果再出现问题应该与手术关系不大。
另外,患者近视度数是在不断变化的,手术仅是矫正患者当时的近视度数,术后如果不注意护眼,少数患者近视度数仍可能再增加,术后患上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科疾病也会导致视力下降。
圆锥角膜出现问题,在普通人群中也可发病,也就是说没做过激光矫正手术的人,同样可能会出现圆锥角膜异常。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谢立科认为,手术十几年后角膜出现异常不能绝对说是当时手术造成的。
对于目前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治疗,不少专家持肯定观点,尤其是随着激光矫正手术设备不断更新,带有三维地形图的新设备能清楚看到患者角膜前后两个表面,可在术前筛查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手术风险?严格按适应症可避免
谢立科主任认为,造成术后并发症可能是扩大激光手术适应症,检查不到位,手术设计欠准确,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等,因此术前检查评估很关键。
李耀宇主任也认为这类手术最大的问题是“商业味”太浓,盲目扩大手术适应症,使原本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进行了手术,结果患者在多年后就会导致眼干等不适。
分享到:
2月13日15时许,怀化通道独坡乡新丰村、骆团村发生严重火灾,500余人受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