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林晖 于文静 王艳明)题:兴水除害惠民生——中国防汛抗旱十年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中国用十年时间书写了防汛抗旱新篇章:一座座大坝巍然屹立,拦腰截断洪峰;一条条堤防绵延千里,护卫江河安澜;一批批调水工程穿山越岭,送来一渠渠甘泉……
十年治水兴水的伟大成就,铸就一座座巍峨的丰碑,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善的工程:骨干水利枢纽撑起防汛抗洪的脊梁
“七下八上”(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水利人一年中最提心吊胆的日子来了。
7月24日晚8时,三峡大坝旁边的梯级调度中心灯火通明。长江第4号洪峰正在进入三峡,只见电子显示屏上的流量监控数字不断攀升……
7.12万立方米每秒!这是个创纪录的峰值数字,相当于每秒钟河水可以灌满近32个标准游泳池。这不仅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也远远超过1954年和1998年洪水流经三峡地区的最大值。
洪水咆哮而来,但进了三峡水库,仿佛拳头打在棉花上,安静而驯服。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以其博大的胸怀和广袤的容量,将40%的洪水“揽入怀中”。换句话说,长江洪峰几乎被拦腰斩断。
此时,下游人民并没有感受到洪峰到来的慌乱,生活依旧如常。
十年来,随着三峡水库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逐渐投入使用,我国防汛抗洪的底气愈加充足,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平静地面对汛期。
实际上,过去的十年并不安宁。从2003年、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到2012年长江、黄河流域的较大洪水,从2007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到2010年春天西南特大干旱。一个个自然灾害,如警钟般时时敲打着中国人的心: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和“两湖”治理加快实施,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大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和宁蒙河段治理逐步推进,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
——十年来,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建成临淮岗控制性枢纽,打通了淮河入海通道。太湖治理11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流域骨干河道治理稳步实施,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等控制性枢纽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
——十年来,我国新增水库库容1979亿立方米,全国水库总库容超过7000亿立方米;新增堤防2.37万公里,堤防总长度达到29.4万公里,保护耕地7亿多亩,保护人口5.98亿人;
……
今天,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工程措施和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形成,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防御水平不断提高。
健全的机制:水旱灾害防御的有力保障
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曾对东方社会性质有过这样的定义:治水社会。他甚至认为,东方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建立在治水需要的前提下。
治水,不仅关系到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根基,也是必须举全国之力方能完成的伟业。几千年后的今天,面对频发无常的水旱灾害,中国人民依然汇聚起全国的力量,奏响防汛抗旱的壮歌!
北京白广路二条2号,院子西边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大楼。这里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广袤国土上的旱情、水情、雨情、汛情、工情信息汇聚于此,经过讨论、会商,一道道命令迅即传达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这是个由国务院领导任总指挥、19个部委和总参、武警总部为成员单位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中枢部门。其下,全国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各地方政府也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目前,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架构已成,尚需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运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出台基础上,最近十年,《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全国抗旱规划》又相继颁布实施或编制完成,水旱灾害的防御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7月22日9时30分左右,长江朱沱水文站接到本站水位将达到214米的高洪预报,值班人员马上将预警信息通知地方政府。
22日中午开始,接到预警信息的朱沱镇4000多居民开始有序撤离。不久,镇政府又根据水文站反馈的水位变化情况连夜组织第二次撤离,数千居民转危为安。
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关口。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离不开朱沱水文站这样的基层水文站点对水情、雨情、汛情的实时监测。
数据虽然枯燥,却最有说服力: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水文部门向水利部报汛的站点增加一倍,达6700多个;水情信息增加10倍,达1800万份;中央报汛站30分钟内信息报达率由80%提高到96.32%。
旱情监测同样取得长足进步:全国新增报送枯水期水情信息的测站2550个,新增报送墒情的测站357个,旱情综合评估分析进一步规范化和日常化。
一张绵密的网络遍布全国:国家依托水文站网,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雨情、水情、旱情监测站网以及水旱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指挥系统,形成覆盖七大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计算机骨干网络和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
一个先进的体系统领救灾:一旦发生降雨,水文部门就可以依据历史数据和河流的洪水演进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报出河流洪峰形成过程,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提前进行决策部署提供依据。
应对灾害,更需要一支精干有力的抢险队伍。10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应急救灾队伍建设:
——组建了102支国家级、105支省级、299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
——组建了2144个县级、1175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
——组建了19支解放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并将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形成了军民联防、群防群控的格局。
——全国设立了26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56种、价值5亿元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地方储备了价值46亿多元的防汛抗旱物资。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部队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成为防汛抢险和抗旱减灾的中流砥柱。
应对重大水旱灾害,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投身抢险救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先进的理念:防汛抗旱兼顾、兴利除害结合创造巨大减灾效益
回溯五千年中华文明,对治水之策的探索从未间断:
变“壅堵”为“疏导”,洪荒岁月中的大禹治水,奠定中华文明的基业;
太守李冰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急流缓受,不与水敌”的理念修建都江堰,从此蜀郡大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饿”;
在总结历史治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全新理念。
1998年洪水过后,在“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32字方针指引下,国家投资100多亿元,对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1200多个圩垸进行了平退。
从此,中国治水开始从“人定胜天”向人水和谐转变,从人水争地向注重给洪水以出路转变。
2003年、2007年淮河两次大洪水期间,流域内多个蓄滞洪区被启用,通过主动分蓄洪水,科学调度,给洪水以出路,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全流域的防洪压力,实现了大水压境却安然度汛。
2010年长江大水期间,防洪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兼顾左右岸,协调上中下游,水多的时候拦下来,不紧张的时候泄下去;超出河道能力用水库拦蓄调节,超出水库拦蓄能力再用分洪区,避免重点目标遭受洪水淹没。
十年间,防汛抗旱部门做好骨干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加强水库群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综合采取河湖联调、湖库联调、库闸联调,统筹安排“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大江大河一次次转危为安。
实际上,洪水也不仅只意味着灾害。正如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洪水亦有两面性,眼下,雨洪资源这个概念正被人们愈加频繁地提及。
十年间,我国水库和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不断开展,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得到相应提高,同时,现有通讯手段和气象预报水平也得到显著改进,这些都为科学决策调度、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即使遭遇中等干旱年份,也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
面对频发的旱涝灾害,十年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抗灾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在洪涝、泥石流、台风等突发灾害面前,首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严重干旱缺水面前,首先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正是凭借着以人为本和防汛抗旱兼顾、兴利除害结合的先进理念,中国防汛抗旱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
——十年来,大江大河和重要支流堤防无一决口,大型和防洪重点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国防洪减灾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7万亿元,防洪减淹耕地31656千公顷;
——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解决2480万人、1772万头大牲畜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确保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平均每年抗旱浇地面积3.75亿亩,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140万吨;
——十年来,我国每年转移安置受洪水、台风威胁的群众上千万人次,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由上世纪90年代的3909人下降到本世纪的1500人,其中2011年全国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至519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
……
防汛抗旱,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面临的永恒课题。然而,灾害,总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茫茫禹迹,必将继续见证中国治水兴水的伟大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