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岳麓书社
“陛下”“殿下”“阁下”
“麾下”“膝下”“足下”
这些称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些都是对他人的尊称。你可能会纳闷:既然是尊称,为何称为“下”,而非“上”呢?
这就要从这些尊称的本义说起,这些相似的称谓有个共同的含义:
你的身份地位太高,我不敢直视你的脸,不敢直接与你说话,所以要请人代为转达,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我只能位居你的陛之下、殿之下、麾之下、阁之下、膝之下、足之下。
陛下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殿下
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汉之前未闻。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洎东宫官对皇太子亦呼之。——《事物纪原·公式姓讳·殿下》
“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或“殿”,丞相府中只能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
麾下
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麾”是军旗与车盖,被用来泛指军队。“麾下”的原意是将旗之下或部下。之后被用作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阁下
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
“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
“阁下”后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今多用于书信中,以及称呼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
膝下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孝经·圣治》
“膝下”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表明父母对幼孩的亲昵。后用于子女尊称父母之词,表示亲切之感。
足下
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与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於吾也。
——[唐]韩愈《与孟东野书》
“足下”是同辈间相称的敬词。古时也用于下级称呼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