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领跑的动力何在?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治

  8月20日,爱尔眼科发布年中报告:营业收入19.20亿元、增长32.02%,净利润增长34.98%。在全国上市公司中,爱尔眼科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如同其总部所在地长沙的发展态势。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过去10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长沙、重庆领跑。有关专家称,长沙有4大 动力可圈可点。

  据《第一财经日报》日前报道,除合肥因“三分巢湖”具不可比性因素外,在33个重点城市中,长沙以10年460%的GDP增幅位居榜首,与重庆、合肥、武 汉同列为“四小虎”。报道称,长沙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6676元,在主要城市中比较靠后,但又十分平稳。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长沙市经信委一位专家对此表示,长沙现有新材料、工程机械、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旅游六大千亿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生物医药、虚拟现 实、智能驾驶、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深化改革的推动力、自主创新的内驱力、宜居城市的拉力、大项目及招商引资的带动力,是长沙经济的强劲动 力。

  长沙近年来的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发展中的问题在哪里,改革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比如,园区是转型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但园区体制机制存在不适 应发展要求的问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为此,出台了园区提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园区管理体制、 审批制度、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进行改革创新,释放了园区产业转型创新的活力。近三年来,长沙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24 个,90%以上都落户园区。再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认为晚改不如早改、以后改不如现在改。在出台《长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的基 础上,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发力。在去产能上,加大对煤炭、水泥、烟花爆竹产业的淘汰力度。在去库存上,今年以来长沙没有挂牌出让一宗纯住宅用地,棚户区 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75%。在去杠杆上,实行政府债务分类预算管理,完善借、用、还机制,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今年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企 业22家。在补短板上,大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上半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2%,占比首次过半。在降成本上,“营改增”减税 50.9亿元,今年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4项。简政放权全面提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激发了企业活力。

  在自主创新的内驱力方面,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足以说明问题,目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而充满创新精神的移动互联网 产业两年间快速崛起,更是长沙经济的一大亮点。目前已集聚互联网企业2500多家,去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并获评中国“互联 网+”建设十大标杆城市。

  大项目及招商引资的带动力在工业领域体现明显。长沙产业完备、配套齐全。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园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1-5 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037.1亿元,增长9.9%;园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908.1亿元,增长13.4%,比全市平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占 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72.0%。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247.5亿元,增长7.5%;园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34.8亿元,增长13.0%,比全市平均 增速高5.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8.9%。从横向对比看:1-5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和1.1个百分点,在中部 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位。从纵向对比看:1-5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与今年1-4月持平。预计1-6月,全市将完成规模工 业产值512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在8 %左右。统计专家称,尽管工程机械仍未见底,转型升级仍将继续;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加上大众汽车投产有望带来新一轮高位增长;食品 产业虽有波动,但仍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成为支撑运行增长的重要力量。最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 产业,2015就达到2621亿元,取代工程机械成为长沙第一大产业,“以新补旧”特征明显。

  在宜居城市建设上,长沙近年来频频发力。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中国城市的宜居城市排名中,长沙位列“宜居竞争 力最好”的城市前50名。城市,不仅是人们栖息的家园,更是发展、繁荣的见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业态和类型,北京、上海、广 州,活力四射、经济发达,西安、苏州、杭州历史久远,文化厚重;而作为湖南省会—长沙,这座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既有无限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千年 深沉的文化底脉,长沙市委、市政府通过常抓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建设宜居城市的特色发展之道。由于宜居,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金纷至沓来。

  今天的长沙,拥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等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叠加优势,全国战略支点城市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前景尤为广 阔。特别是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建设“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聚集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 “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三区一高地)”的重任;湘江新区集聚着优质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政策资源、优良的体制资源,将成为长沙和 湖南加速发展的强劲引擎,带动湖南省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发展,为促进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十三五”是长沙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长沙将发挥现有产业、科技、文化、人才等优势,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突出“四大发展战略”。

  8月27日起,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将在长沙举行,众多国内顶尖企业共同选择这座城市绝非偶然。

  (本版照片均由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范远志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