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湖南新浪新财经>正文

中联重科国际化之路:体制改革+创新基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9月24日09:31【评论0条】字号:T|T

   时至今日,詹纯新仍能想起,20年前的今天,就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社会掀起了“改革开放再动员”的热情,在国家号召科研院所进行改制的洪流中,詹纯新带着7个人、怀揣借来的50万,大胆走上了一条“体制改革”或言下海的未知路。

  20年后的今天,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的草案,再次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调“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由此,詹纯新几乎用了整整20年时间,亲身印证了国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以及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的正向作用。众所周知,他带领下的中联重科,20年前脱胎于科研院所,如今以年均6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从科研机构的象牙塔到迈向世界的大舞台,并一举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六的领军企业,中联重科成功破局。

  值得一提的是,中联重科更是将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100%收入麾下,并在欧美多国设立研发、制造基地,开创了国内重工企业走出去新路径——“借全球智力为我所用推进中国‘智’造由大转强”,这也成了徐工、三一等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带着科研技术基因进行体制改革的中联重科“化蛹成蝶”,插上创新之翼后,中联又乘风而起“鲲鹏展翅”一路高歌猛进。

  科研机构孵化“技术基因”

  虽然今天的中联重科已经是国际化企业、肩负着行业民族品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不过20年前,摆在詹纯新和另外七人面前的,并不是“中联重科”这个庞然大物,而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

  为了进行体制创新、开启“科技产业化”的尝试,詹纯新想出了个“一院两制”的新模式,以“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的名义开展市场化运作,并推出了首个适销对路的产品——混凝土输送泵。到1993年,改革初见成效,公司实现产值400万元、利税230万元。

  詹纯新的“一院两制”是国内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中诞生的最典型的“过渡模式”,将科研院所转化成适应市场化的企业,做到了科技产业化,为中国科研院所的改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相比联想依托中科院、中关村附近的大专院校、专业背景,中联面临的局面要残酷的多,配套设施、产业链条、人才培养和储备等亟待完善。

  由于承袭科研院所改制保留下来的良好的“科研基因”和“务实精神”,企业化体制并未削减詹纯新对产品创新的认识,中联重科在改制后产品创新势头不减反增。1994年3月,面对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詹纯新甚至做出公司停产、所有技术人员去做服务改进产品的决定,最终推出的换代产品获得市场热捧,年底结算,虽然停产近半年,全年净利润却达1100万元。目前,中联重科已承担了973、863、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科技计划30余项。

  中联重科在体制改革中所保持的厚重的技术实力和旺盛的创新势头,很大程度上成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如今,在中联重科的带动下,长沙这个工业基础原本并不雄厚的中部城市正有望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截止到2010年,长沙先后涌现出3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27家工程机械规模企业、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其中,每年仅为中联重科提供配套金额就数以亿计。用行业专家的话说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联重科在长沙培植一条工程机械产业链。”科研基因孵化中联成为无可争议的行业“技术标杆”,体制改革成果的引领作用功不可没,也为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迈向更大的舞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做大了,但在技术水平上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的差距。”不过,当詹纯新带着中联重科一路跃过了A股上市、股权改制、整体上市等“龙门”之后,他并没有满足于中联重科以及国内重工机械行业日益庞大的体积,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另一个方向:大而强。

  “创新之翼”助力中联走向世界

  如果将中联二十年历程分成两个阶段,那么在中联重科发展的前十五年中,詹纯新重点将科研的技术基因注入到产品创新中,做大产品线;而在意识到中联重科的行业标杆作用之后的五年多时间里,詹纯新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谋划中联全面的模式创新上。

  詹纯新意识到“‘科技产业化’限于科研院所或某项科技成果本身,而‘产业科技化’注重引领和推进全行业科技进步,意义更为重大”。“不同于其他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模式,詹纯新从一开始制定国际化战略时,就是以创新的眼光入手的。”一位行业专家介绍,相比国内其他企业注重扩展制造基地和市场渠道,中联重科的国际化多了几项内容,包括全球的设计研发中心、国际人才培养等,这才是詹纯新“产业科技化”背后的含义。

  资料显示,2008年成功收购并整合全球混凝土工程机械领域第三大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之后,中联全面吹响了向全球顶尖技术冲击的号角,吸引全球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设计研发的高端人才,先后在德国、美国、俄罗斯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泵车臂架技术、超大吨位起重产品等领域均取得飞跃式突破,拿下了全球顶级纪录,而其独家买断全球顶尖水平的德国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的全套技术的举措,更是让其塔机技术实现了从中国领先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向全球顶尖技术发起冲击并成功占据创新制高点的结果是,中联重科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的行动显得举重若轻,新研发的产品很轻松就可以拿到欧美发达市场的准入牌照,海外销售网络自然也就不断扩张了。”行业专家表示。

  据2012年上半年中联重科中报显示,中联重科已取得了整个国内重工机械行业奋斗了十几年都未能实现的记录:公司已成功将中联品牌泵车销往德国,这是中国泵车自主品牌首次进入德国市场;中联800吨履带吊成功出口伊朗,创中国制造履带吊产品出口最大吨位记录;塔机产品自去年与德国JOST公司高端技术合作后,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欧洲FEM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性能在全球同型号的塔机中稳居第一,全新开发的平头系列塔机T320-16获准进入新加坡市场,今年5月成功中标海外项目超大型塔机采购定单,创造了中国超大型塔机出口新纪录。

  “业绩说话”打造行业标杆

  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市场的不断突破,让中联重科在国内同行面前的优势格外突出,2012年中报显示,在包括徐工、三一重工等同行净利润同比下滑普遍超过10%以上的背景下,中联重科的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均保持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不愧是“行业模范”。

  而中联重科“汇聚全球人才”带来的业绩增长效果也很明显,最突出的就是在人均利润贡献上,以2012年年中报为例,中联重科以3.1万人的员工总数创造了56.22亿元净利润,人均利润超过18万。相比之下,徐工的员工数和净利润分别为1.66万、15.98亿元,折合人均利润仅为中联重科的一半。而三一重工的表现也与之相差很多,5.18万人的员工规模创造的净利润只有51.6亿元,人均利润也只有中联重科的二分之一。

  按詹纯新的规划,中联将继续沿着国际化的方向推进“裂变、聚变”战略。将中国企业如何抢占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当做一个全新课题进行攻克,这也是詹纯新的下一个目标。

  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中联从科研院所转制而保留下来的技术基因和创新基因显得无比可贵,这也是其能不断走在其他同行前面、成为同行业标杆和模仿对象的关键原因。在进入国际化快车道之时,“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这一春风来得正是时候,按照詹纯新为中联制定的体制改革方向和全球化战略,以及中联重科在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的标杆示范作用,未来的五年、十年、下一个二十年,在世界工程机械之巅,中联重科这样的中国身影值得我们期待。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