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城市

桑植石山沟:绿色沼气耀乡村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2012-08-14 15:37:14

  胡常恩 段晶

  “用沼气好处真多,现在家里烧水、做饭、照明等都依靠沼气,不仅清洁方便,而且经济实惠,我们也过得像城里人了。”谈起沼气,桑植竹叶坪乡干洞村村民王国华喜不自禁。过去他是村里典型贫困户,2010年建了沼气池,办起了养猪场,年纯收入5万多元,小日子从此红火起来。王国华是桑植沼气户受益者之一,也是桑植发展绿色能源的一个缩影。

  桑植县位于我省西北边陲,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农业人口占88%。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区。桑植许多地方森林莽莽,但在五道水镇等地方,因为地质及历史等因素,岩石布满山坡,茅草丛生,生活生产条件十分艰难。

  2006年起,该县把沼气建设作为石山区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县五大家领导无论下乡调查研究,或是出席各种会议,言必讲沼气,看必有沼气。领导重视, 干部群众建沼气积极性高涨。

  为了克服国家资金到位迟缓或不足的困难,全县上下想方设法赊水泥和炉具,积极引导、扶持农户建沼气,农户纷纷提出建池申请,形成了乡争指标,村争任务,农户争名额的良好态势。该县五道水镇土溪洞村悬岩陡坎,岩石裸露,农户积极自筹资金,在张家界市委组织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劈山炸石,实施沼气建设。

  在溪洞村,平均建一口沼气池要放20多炮。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该村累计建成沼气池134口。该村五保老人陈贵生,用铁钎在全是石砂的猪圈内挖了一个多月才挖出一个池坑。另一位农户孙华林一口气建了两口沼气池,他说将来两个儿子分家,每人一口,这份财产比什么都重要。白石乡庙城村未通公路,山高路远,建池农户仅搬运建池材料费就要1000多元,建池农户克服一切困难,发展沼气20多口。廖家村镇抢抓机遇,群策群力,为加快沼气建设进度,采用小型挖机开挖沼气坑,从2006年至2011年投劳354万个,开挖土石方14万立方米,建成沼气池1012口,成为全县第一个沼气“千池”乡镇。

  “小沼气大作为”。该县把沼气池建设不仅看成是“村容整洁、户户生态”工程,还把它作为发展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注重与扶贫开发、新农村、生态村、移民等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和“一气多用”,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进了全县农村扶贫、农业产业、移民、新农村等建设,一个个村在林中、路在花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新村在全县逐步形成。瑞塔铺杨家洛村是一个移民村,该村发展沼气150多口,修猪舍180间,全村发展养猪2000余头,柑橘1000亩,形成家家户户有庭院的生态农业园。五道水土溪洞村通过沼气建设,大力发展畜牧养猪业,该村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村民纯收入由1470元增加到4500元。

  据了解,该县“十一五”期间以来投入资金近2亿多元,积极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沼气养殖小区5个、联户沼气工程14个和户用沼气3.17万口,占全县适建农户32%,建成了洪家关等“千池”乡镇10个和杨家洛等“百池”村24个,年为农民增收节支2500万元以上,如今的沼气池成了该县农民群众名副其实的“暖心池”、“富民池”。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