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城市

长沙高新区提前完成上半年30.6亿元税收

来源:长沙晚报 2012-06-18 12:01:56

  记者 徐辉 苏毅 李霞 吴鑫矾

  精彩语录

  ●发展是做今天的事,创新则是干明天的事。

  ●培育企业如同培植苗木,生长环境好,苗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麓谷将营造最宜于企业发展的土壤和温度。

  ●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园区生产力。项目早一天建成投产,园区就新增一份生产力。

  在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表现欠佳的情况下,长沙高新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已提前两个月完成上半年30.6亿元的财政税收任务,全区技工贸总收入、总产值等指标全线飘红。

  高新区逆市飞扬的秘诀是什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语破的:“发展是做今天的事,创新则是干明天的事。只有坚持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为未来打下基础,播种发展的希望。今天的业绩来源于昨天的创新,明天的发展同样来自今天的创新。”

  营造发展环境

  不错位不越位,当好服务员

  记者: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近5000家,常住人口达18万。作为国家级新型园区,高新区相比其他园区在发展上有何独特之处?作为娘家人,园区管委会在做强做大做优企业方面是怎样着力的?

  罗社辉:同样是发展,高新区更加突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的发展,需要围绕主力产业,比如工程机械、新材料、环保产业、电子信息等,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相互之间有关联、有共性的产业,不是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系统的优化、资源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互动。

  未来,高新区将坚持以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线,突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构建平安幸福园区三个重点,全面实施产业集群提升、科技金融示范、创新人才汇聚、产业新城融合、创新环境优化“五大工程”。

  产业也是有生态环境的,它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就像苗木生长一样,要有适宜的土壤和温度。企业向园区发展,就是想找寻良好的成长环境。众多企业进入园区,集群才能不断发展,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高新区要做的就是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土壤和温度,不错位、不越位,当好服务员,让产业集聚、互动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

  出实招结硕果 

  “百日大会战”,推动项目早投产

  记者: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当前经济发展要素制约压力大的情况下,园区如何迎难而上,为企业排忧解难?

  罗社辉:我认为,园区是经营企业的“企业集团”,低层次的园区卖地,次之卖厂房,高层次的园区,不仅兼顾厂房、设备,更重要的是提供服务扶植项目。抓服务抓项目,就是抓园区生产力。企业是园区发展的根基,是主体。

  服务主体,我们责无旁贷。实施产业集群提升工程,建设“两型”产业强区,关键在于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努力搭建技术、政策、检测等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仅是为单个企业,而是为所有园区企业。

  为推动项目大发展,我们实施了“百日大会战”服务工程。从今年4月下旬起至7月底,集中100天时间,全面推进100个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除了每周一例行的调度会外,还要求园区领导和各部门一把手,每周都要走下去为企业服务。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回来进行专题研讨后,派专人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建项目有任何难题,我们都会尽力解决。项目早一天建成投产,园区就新增一份生产力!

  兴产业强园区

  帮扶中小企业,打造“资本特区”

  记者:高新区现在入驻企业近5000家,九成左右属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乏、抗风险能力低等天生不足,如何帮扶中小企业?

  罗社辉:确实如此,高新区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不多,但任何企业的成长都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从初创到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不像农业一样,春播秋收。它往往需要前五年乃至八年播种,后几年才能收获。

  在高新区里,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他们确实存在资金缺乏、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们有技术、成长空间大,毕竟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因此园区将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类解决。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我们就站出来给企业和银行“壮胆”,给中小企业雪中送炭。有了政府的“定心丸”,供需双方才能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

  如我们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专门针对园区初创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成立了湖南园区唯一的科技银行,目前长沙银行、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已入驻。这是一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贷款,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

  另外,我们还将创建企业合作成长基金,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由管委会牵头,本着“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募集设立,可为加入基金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出资企业可以获得其入股基金金额5至10倍放大的银行贷款。这些措施目的只有一个:将产业强区打造成资本特区。

  建人才高地

  未来五年将引进一批领军人才

  记者:国家级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智力支撑。高新区在引智方面有何高招?又是如何留住人才的?

  罗社辉:我们历来坚持“引资”、“引智”两手抓,在某种程度上说,“引智”更显迫切。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是首位的。因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支撑点和制高点,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去年底,高新区经中组部批准,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这是湖南省首个获批基地。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和专业园区建设的第一抓手。未来五年,我们还将引进5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500名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555计划”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给予最多1500万元经费支持,对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最高给予200万元,作为安家补助和事业启动资金,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为给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投资近10亿元,建设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配套基地,主要涵盖人才创业大厦、科技金融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功能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目前,基地一期已有50余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企业进驻,预计整体完工后入住企业将超过300家,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同时,我们已有46家企业签订股改协议,200多家企业正在洽谈,并积极推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创新,区域科技金融中心雏形出现,今年底有望实现融资交易企业1万家,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

  绘五大愿景

  今年麓谷总收入要破1800亿元

  记者:今年麓谷的整体经济发展有怎样的目标?

  罗社辉:在今年初的全体员工大会上,我曾提出麓谷今年的五大愿景:让创新企业在麓谷高度集聚;让创新资本在麓谷高度涌流;让创新人才在麓谷大量涌现;让创新环境在麓谷不断优化;让创新活力在麓谷持续迸发。

  现在,我们正围绕这些愿景在努力。今年全区要继续新引进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全年力争实现麓谷技工贸总收入1800亿元;财政总收入要跃上60亿元新台阶。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