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记者 方兴 桃江报道
“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一天。”
这是桃江县蒋家冲几代人传唱的打油诗,它描述的是当地竹海中曾无路可走的境况。
村民肖伏现就是蒋家冲人,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决定凭一己之力,改变山中无路这一事实。
2003年,他开始带领全家修路,10年间打通约7.5公里的干道和支路。他的劳动成果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益与方便,也给其他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他的带动下,还有不少跟他一样的“当代愚公”也不断涌现了出来。
怕竹子烂在山里,他决定修路进山
肖伏现出生于1960年,世代居住在桃江县蒋家冲村一座名叫“三角尖”的高山上。
桃江素以竹海闻名,肖家和桃江山里的人家一样,靠山吃山,靠竹吃竹。将竹子挑出去,换得钞票,然后对换成日常所需,再挑回家。
18岁那年,肖伏现辍学回家,开始协助父亲砍竹子、卖竹子。那时的他,每隔一天就要出山进山一次,来回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他心中有个梦想:修条路到山下,那样“卖竹子就方便了”。
1998年,已成家并育有一子二女的肖伏现被蒋家冲村滑油洞组村民推举为组长,并花钱承包村里的500亩山林。
承包山林,肖伏现瞄准的是今后的经济效益。他算过一笔账,每百斤竹子只要有20至30元的纯利润,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
5年后,肖伏现却发现“承包山林”是一个“败笔”:山里没有路,依靠肩膀将竹子一根根扛出来卖掉,是一件折本的事。承包竹海5年,收益几乎为零。
肖伏现决定将竹海承包出去。他找到县城附近几个竹器厂的老板,想承包给他们砍伐,他提出的条件是“每根竹子仅售1.5元”。
老板们来到蒋家冲,在山下望着几万亩的竹海,兴奋不已。蒋家冲村的竹子,三年五年竹龄的很多,这是厂家最喜欢的竹海。
勘察运输路径时,老板们却发现,大山里的路太陡峭,沟壑又多。他们快速计算了一下:半山腰以上的竹子,一个雇工一天最多能砍5根运到马路上;5根竹子价值约60元,雇工工资每天至少30元,再把运输成本和伙食成本算进去,就没钱赚了。
下了山,肖伏现就等老板们一句话:要,还是不要。“砍你竹子你不仅没法收钱,还得管我雇工一顿中饭”,老板们说。白给的事,肖伏现不干,双方不欢而散。
看到竹子烂在山里却生不出钱,肖伏现作出一个决定:修路进山,运竹出山。
他一边修路,一边继续承包大片竹海,至今已将村里2000亩山林揽入手中,大部分山林以林权证方式确认他有70年的开发权。
按照他的规划,从山脚下修一条通往半山腰的简易公路,公路呈“之”字形向上,宽3.5米。这条路要经过22户村民的山林,才能到达自己承包的竹海。
他开始动员这些户主参与修路。户主们不愿意:“我们每户只有几十亩竹林,他一家承包几百上千亩,跟他修路不就替他忙活吗?”
蒋家冲的村民们认为,肖伏现疯了。
“这事在当时谁都不敢想像”,邻居周学文说,当年挖掘机械设备少,即使有,也租用不起,面对海拔800多米的一座大山,山陡岩石又多,依靠锄头和炮钎开山通路,没有人敢参与。
肖伏现惟有带着妻子和儿子,一锄一铲,从家门口附近的村级公路往山上刨。开工这天是2003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八。当时,儿子肖玉锋19岁。
一条干道,五条支路,总长7.5公里
举全家劳力,速度仍如蜗牛,肖伏现决定雇人帮忙,按30元/天的工资结算。雇佣1年的长工,长期有2到3人,而短工无数,最短的都有1个月。
花钱雇工是小事,修路闹出的纠纷就不是那么容易摆平了。2004年,路修到500米的地段,须经过小港村8位户主的竹林,一户主张某提出要补偿,理由是损坏了他的竹子。
肖伏现没有钱给张某补偿,但张某就是要补偿,否则不准开工。
他停工了,开始起草一份合同,逐户跟22位林业主约定三件事:修路时林业主可以不出钱不出力,全由肖伏现负责,但修路时破坏谁的山林,都不得要求补偿;道路修成后,大家共同维护,谁都不得私自设卡拦路;受益者为全部林业主,肖伏现不能独占。
22家山林业主无话可说。有了约定,肖伏现开始放开手脚挖了。到2005年底,依靠人力开掘的1公里山中林业大道,出现在村民们的眼前。
距离自家竹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2006年,肖伏现遇到两个棘手问题:积蓄因雇人工而花光;要掘进的路遇到一个V字形断崖。
琢磨很久后,他决定开始启动机械作业。
肖伏现雇来一台挖掘机,将断崖两边打出一个5米宽的平台,买来几根涵管放在V字形底部过水,然后填埋混凝土。搞定V字断崖,耗费他3万多元钱。
他发现,挖掘机的效率远超人工合力,便开始采取挖掘机作业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式。
李凤牛等人买来一台挖掘机,开始受雇于肖伏现。这位挖掘机主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肖伏现的债主,如今,肖还欠李3.2万元工资。
从工地上抽身出来,肖伏现的主要精力放在借债和向政府求助上。先借妻家的钱,再借朋友的钱,最后借息钱,肖伏现感叹:借钱比挖山路难。
2006年初,肖伏现第一次向桃江县林业局发出求助信。他将信面呈当时的一位局领导,局领导大赞他的修路行为。
受到精神鼓励,肖伏现感觉负债只是短暂的事,只要路修成了,就会有救世主出现。
他大肆举债,山路一直往上延伸。2013年底,一干道五支路,宽3.5米、总长约7.5公里的林业运输道路,遍布“三角尖”山头。
根据村支书张亮清和组长谢建军等人的匡算,肖伏现修的路,不仅让他自己的2000亩竹林受益,也给附近另外6500多亩竹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儿子出走半年,妻子多次赌气回娘家
肖伏现有一个记账本,记录着2009年至2013年逐年跟债主清欠情况。记者拿到这个账本计算了目前的欠款总数:35.4万元。肖伏现说,这些都是修路欠下的账。
他将这个账本一直锁在自己的柜子里,妻子陈见英看不到,儿子肖玉锋也没见过。
2013年底,肖伏现还小舅子2万元欠款后,还欠大姨子1.5万元,小姨子3万元,妻家侄女1万元。妻家的这些债,陈见英清楚,但对其他的债,却知之甚少。
2007年,肖玉锋迎娶妻子邓某。为了这场婚事,肖伏现不得不为家里添置第一台电视机和小冰箱。
但3年后的春节前,邓某向肖玉锋提出离婚。这场破碎的婚姻,在邻居眼里是因为肖伏现欠下巨债造成的。肖伏现却认为,家里没人知道欠多少债,离婚是有其他原因。
债主们逢年过节结账是惯例。他们经常上门,让肖玉锋有点不习惯。2011年中秋节,他终于跟父亲闹了一次“狠的”:抛下年幼的女儿,离家出走半年,没了音讯。
这急坏了肖伏现,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幸好春节后肖玉锋回家了,他想念女儿。
肖玉锋在家开农用车搞运输,兼帮助父亲砍伐竹子卖。肖伏现家卖竹子兼运输赚的钱,年收入约8万元,家庭开支花掉3万,剩下的5万元还修路的债。
每年还的这5万元债,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大部分不是还的本金,而是息金。
肖伏现从两家农村信用社共借13万元,每月就须支付息金1456元。他还借息钱来还2004年后欠的一些工资,仅在朋友龚丽手里就借了3.8万元。类似的借贷还有20多笔。
陈见英多次劝肖伏现不要再负债修路。但肖伏现没听劝。陈见英每年几乎都要为债务的事跟肖伏现闹别扭,“一闹别扭就回娘家半个月,每次我都要去接她回来”,肖伏现说,2010年陈见英三次赌气回娘家,那一年的压力最大。
在他带动下,村民自发修了20公里路
蒋家冲村是鸬鹚渡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吴克武的驻点村,对于肖伏现的壮举,吴克武以“敢吃螃蟹”、“新时代的愚公”来概括。
“虽然林道是谁受益谁出资修建,但肖伏现带头修路,不仅给自己和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社会效益,凝聚了村民的心。”吴克武对记者说。
2007年,当肖伏现不断举债修路时,一些村民仿效。仅有70亩山林的彭南云带领全家动手,修出一条3.5公里的路;刘建军兄弟三人合力修了2.1公里,王国军兄弟修了6公里。
这样的村民,在蒋家冲村还有十几户。据村委不完全估算,目前村民自发修的各种干道支路,总长度近20公里。
鸬鹚渡镇以竹海山林居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水清说,2013年,全镇自发修建的林道达到40多公里。
蒋家冲村“愚公”们的移山精神引起省政府的关注。2012年,省财政厅以“一事一议”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向蒋家冲村拨付专项资金修建一条林道。
今年8月1日,这条由省财政厅援建的全长30多公里的林道,跟村民们自发修建的林道全线接龙。它东联村民彭南云等人修的路,西接肖伏现修的路。
村里的干部党员小组长当天聚在一起,研究是否给自发修路的村民们一点补偿,不过最后没有定论。
张亮清说,省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村集体没有自己的收入,没钱拿出来补偿这些村民。
鸬鹚渡镇政府也拿不出钱来鼓励这些村民。黄水清说,鸬鹚渡镇的财政全靠财政转移,虽然没负债,但只能保政府部门运转,根本拿不出钱来奖励肖伏现等人。
这意味着,肖伏现身负的债,还得自己继续慢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