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14年中国·国际第12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国际SOS总部主办,湖南省急救研究所、湖南省人民医院承办。
从5月10日至13日,来自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世界灾害急救医学协会(WADEM)、美国匹兹堡大学、犹他大学、洛杉矶大区急救总部(EMS)、德国灾害医学会、德国斯泰戈尔基金会及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医学救援领域的代表和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在关注医学救援现场救援实践和理论提升的同时,重点探讨医学救援的全球化、立体化建设以及灾后救援的评估和科研体系工作。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王发强主持了开幕式,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赵明钢、国家卫计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方亦兵、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徐卸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张辉、国际SOS中国区董事John.williams、芬兰卫生部国家健康医疗信息系统技术顾问Pekka Antero Kuosmanen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主席、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做了“对我国现代医学救援的全球化、立体化的再认识”的主题报告,结合最近全球灾害的发展趋势,努力还原医学救援的最本质的发展脉络。从社会文明进步与灾害图谱的更新、传播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医学救援难度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出发,抽丝剥茧,确定了未来医学救援全球一体化和救援体系建设立体化的发展必然。并呼吁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以严峻的灾害形势为驱动。从政府层面,将110、119、120、122、999等呼救号码尽快统一。统一呼号,在方便公众的同时,深层次的整合救援资源,以确保救援行动的统一、协调、高效、科学。
国际SOS中国区董事John.williams、芬兰卫生部国家健康医疗信息系统技术顾问PekkaAntero Kuosmanen、日本山形县山形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森野一真、日本灾难医疗救护队主任、日本灾难临床研究所长小井土雄一、美国犹他大学急救医学系的教授Steven Joyce(史蒂芬,乔伊斯)、南卡累利阿健康与社会区域首席执行官PenttiOlavi Itkonen、瑞士医学救援直升机公司总监Rolf Kraus(洛夫,科鲁兹)、挪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王威、香港消防处救护总区副总长沈国良以及新加坡、美国AHA等国家和机构的专家分别就MH370航班失联医学救援、芬兰及南卡雷利亚区域急救医疗服务协调体系、日本灾害医学实践中的变量、灾害医疗救援队在日本东部大地震中的实践、灾害救援中医生的职责、芬兰数字化检伤分类系统、关于Bucher直升机EMS应急医疗救援设备、香港的院前急救行动、心肺复苏最新进展—复苏质量改进(RQI)等内容就行了报告,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
原海军总医院院长“和平方舟”号医疗舰舰长钱阳明、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刘惠亮、北京市卫生局应急办主任黄春、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周胜华、解放军CDC卫生防疫大队队长袁正泉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围绕着应急体系建设、核心能力建设、医学救援行动、海外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等内容做了精彩的报告,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本届论坛还举行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矿山救援分会、水系救援分会、石油石化灾害救援分会、护理救援分会、儿童救援分会等五个分会的铜牌和证书发放仪式以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志愿者总队”的授旗仪式。“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志愿者总队”的成立,是由协会把民众的力量动员、整合起来,进入救援工作体系,进入救援队伍序列,从下而上的建设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首次创举。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整合、规划其队伍的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突发事件和灾害救援工作中的作用。从组织管理、准入途径入手,把志愿者队伍组织起来,成立专业的志愿者救援队伍,对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整合和管理这一资源,对未来医学救援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幕式后,赵明钢、王文杰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先后参观了该院急诊医学科、ICU病房,并与省卫生厅应急办主任石国勇、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等举行了座谈。(通讯员 周瑾容)
相关链接:
急救医学是医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临床专业之一。急救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生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中毒事件、心脑血管危急症等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处置,重症疾病的快速抢救,对医学救援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先进的救治技术,解决急救领域的难题,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成为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晚,缺乏专业科研人才,缺少专业的科研特色;急救工作量大,病人流动快,科研数据难以统计;急救专业人员少,缺少创新型临床科研人员,难以形成科研合力,以上种种成为制约急救医学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建立了多种急救模式,有单纯型模式、指挥型模式、独立型模式、依附型模式、消防合作模式、联动型模式等。尽管这些急救模式各有特点,但总体来说,都不免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治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的急救模式存在差距。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表示,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前提,除了专业急救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外,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能、通往目的地的交通堵塞情况、指挥中心与急救站点的信息联动能力、急救装备及其维护水平、急救车司机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及运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急救现场的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影响着急救成功与否。
湖南急救研究所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并落户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甲医院,编制床位3000张,能够开展空中转运,建立了具有现代化水准的急诊医学部和重症医学科,有NICU、PICU、SICU、MICU、CCU、EICU等系列重症监护病区,为省内率先建立“独立型”急诊科的医院之一,能够开展从院前急救、急诊室抢救和重症监护于一体的各种急诊和重症的救治工作,具备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常委单位,联系全省各地、市、县级医院临床救治工作,大量疑难危急重症患者比较集中,具有大量的临床数据资源,具备开展急救医学的研究和急救技术的研发条件。医院还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目前最先进的急救车,随车配置移动呼吸机、除颤仪等各类抢救设备,急救人员也都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同时,医院特聘国内外专家担任顾问,成立由急救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包括急诊科(EICU)、外科ICU、内科ICU(CCU、RICU)、儿科PICU、新生儿NICU、介入、影像等专业,能开展各种急救新技术,急诊快速检测、重症评价、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等工作。
“我们将积极发挥和推送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探索适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医学救援新模式,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为三湘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祝益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