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岳阳讯 行军路线、战备物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湖南有哪几座山、哪几条河,怎么走哪里近,各地经济、历史、文化等,战前详细研究成册在军队内部发行,战后却下令销毁企图消灭证据。1938年日军发行的《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日前在岳阳新墙河抗战旧址被发现。2014年1月6日,记者找到保存此书的杨林乡龙潭村磅上组李玉英家。
“一直丢在家里的衣柜里。”李玉英回忆,大概二十年前,儿子去外婆家玩耍时带回了一本“字典”。后来发现不是,就随手丢进了衣柜。“乌七八糟也不知道写的什么。”李玉英说,她只知道这本书是父亲遗留下来的,但父亲1966年去世时她才十二岁,书的来源并不清楚。
“我以为是字典就拿回来了。”李玉英儿子方伟峰证实,他十一二岁去外婆家玩时,看到舅舅家的衣柜里放着这本“字典”就带回了家,但随后发现根本看不懂,事后也没有再放在心上。
李玉英的父亲叫李福初,老家在十几里外的福冲村。据李玉英介绍,她父亲曾经在君山农场上班,但之前的事情她一概不清楚。李福初的侄子李雄军透露,伯父当年曾经当过兵抗过日,回乡后去了君山农场做工,死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至于这本当年日军内部刊物是李福初当年抗战时缴获抑或是事后收集,李玉英及家人均表示无从知晓。尽管书的来源难以考证,但原岳阳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湖湘文化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唐华元对此表示,该书的发现对研究抗战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我的了解,在岳阳地区还是首次发现。”
记者吴和健 通讯员彭新华 李岳波
手册摘录
湖南省概要
湖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东边与江西接壤,西边与贵州相连,南部与广东、广西相临,北部与湖北相连。
湖南省以农业产物为主,其中以米、茶、桐油、棉花、麻等最为丰富,特别是米的产量非常多,省内居民完全可以自给。茶是湖南输出最大的产品,其中大部分运往汉口。矿产包括铅、锡、亚铅、锑等,其中锑的埋藏量是世界最大的。本省面积约为2200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两千八百五十万人。
潇湘八景
湖南是洞庭湖和湘江连接的地方,古来文人墨客都常常称赞这里的风景优美,有潇湘八景美誉。
潇湘夜雨(永州城)、平沙落雁(衡州府县)、洞庭秋月(岳州府县)、山市晴岚(长沙附近的昭山铺)、远浦归帆(湘阴县城)、烟寺晚钟(衡山县城)、江天暮雪(长沙城岳麓山)、渔村夕照(桃园县城)。此为八景。
常德
从汉口出发,252里的地点,是西边有山、东面有平原、人口约30万的通商港口。日清汽船从汉口到常德,每周两地发船一次,上航三天、下航两天。但因为近日受到排日运动的影响,经常出现停航现象。
常德输送物资主要去往贵州省和四川省。各种产物中桐油最多,桐油的量几乎占据了全国桐油总量的绝大部分。常德上游航行的船只以民船为主,民船吃水浅,不易搁浅,除此之外的船只没有。
岳州
从武汉出发,粤汉铁路是向南经过岳州。岳州又称岳阳,人口数量为十余万,这个位置是湖南北方的咽喉,水运便利,四通八达。此地主要输出品为桐油、毛皮、水银、麻、牛油等。输出国外物品主要为棉织物、石油非常多。其他还有棉丝、砂糖及杂货等。岳阳周围有三里的城墙,在朝阳(东)、岳阳(西)、凤仪(南)、楚望(北)四面有城墙,岳阳门外最有名的有岳阳楼。宋朝文豪范希文的《岳阳楼记》是脍炙人口的名文。
株洲湘潭
株洲在粤汉铁路从长沙出发大约四十余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条株萍铁路(株洲、萍乡之间)。停车场在湘江的右岸,距离火车站一里地有一条繁华的街市。湘潭是从此地出发向西十余里的下游。停车场附近,有株萍铁路的重点。萍乡的石炭是这个地方(运输)。
长沙
在粤汉铁路沿线,作为湖南省的省城,在湘江的右岸,人口数十万。作为1904年的通商港口,有外国领事馆、学校等城市建筑。主要出产米、纸、烟草、漆、麻、木棉、桐油、瓷器、木材、石炭、铁、锑等。府城形状近似于长方形,南北约两里地,东西一里地,周长约六里。城墙高三丈,城墙由石头和炼瓦堆积而成,十分坚固,市民称其为铁壁城。城的东南角有一座高楼,名为天心阁。城的西墙,湘江边有一条河街。从大西门到小西门一代,有外国人杂居,非常繁华。在南门外,锑的炼制所以及刚刚开始运营的各种工厂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地区。
西安事变之后,长沙成为抗日政府的重要据点,国民政府在此地设有交通部,通过粤汉铁路与香港、广东都有联络。卢沟桥事变后,放弃南京的蒋政权在岳麓山附近建立了长沙军官学校,主要以培养抗日军将领为目的。其在昭和十三年(1938)四月落成日遭到海军航空部队空袭,造成当时城市大混乱。
长沙作为历史名城还有太平街、定王台、曾国藩祠、左宗棠祠等等。整理/记者曹凌曦
[相关链接]
人手一册,熟记于心以备作战需要
《支那事变战迹の刊》由日本陆军画报社主编、日本陆军恤兵部发行、共同株式会社印刷,出版日期为1938年,书籍背后印有“非卖品”及“不许复制”字样。原书有上中下三卷,岳阳发现的为下卷。
李玉英家的《支那事变战迹の刊》共320页,长13厘米,宽10厘米,为深蓝色硬纸外壳,以文字为主,辅以大量图片,记述了日军从北到南攻陷我国领土的时间、路线图,清楚记录了当年日军侵华罪行。该书在第一页前言部分开篇即称“本书收录作战地区的地理的,历史的或者经济的资料”,“本书应该尽早地普及到现在士兵的手里,在战争的空闲之余好好阅读熟练于心,等待战争开始”等内容。
据报道,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为了毁灭罪证,日本陆军大臣向各部队发出一份紧急密电:“凡一旦落入敌手(指中国)就可成为对我们不利的文件,均应作为机密文件处理并立即销毁。”作为日军内部刊物的《支那事变战迹の刊》当时几乎全部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