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记者 胡媛媛 实习生 苏蔚
“在水上呆了30多年,见得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船只,只可惜它们中不少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对62岁的长沙市民王芳德来说,湘江上那些船是其毕生的情结,他打算在有生之年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木工手艺,将30余种从湘江水系里消失的木帆船,以模型方式一一重现,“让湘江船文化更广为人知,更流传久远。”
2米长船模型精细入微
木工台配上简单的机械设备,每天清晨7时左右,王芳德就会赶到芙蓉北路旁金霞苑小区的作坊里,开始一天的手工劳作。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小空间。已完工的三艘木船模型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赞叹不已:长2米、高1.5米的双桅古木帆船模型,船体流畅、白帆高扬,不但锚、舵、橹一应俱全,位于船身中央和船尾处的两处船舱更是精细入微,连凉棚编制的经纬都一清二楚。“这就是几百年前至上世纪70年代末行驶在湘、资、沅、澧四水干支流水域的一种小船,船型出自衡阳,故称衡阳小驳船。”王芳德感慨,由于身形灵活、抗风浪力较强,曾经在湘江流域小驳船数量非常之多,主要用于承运大米、煤炭等,故有“无小驳船不成河道”之说。
“看,这就是湖南的第一艘机动船模型,虽不属于木帆船系列,但意义特殊我特意仿制了一艘。”位于作坊中央的一艘1.6米长、90厘米高的船模让王芳德很是骄傲。两层的船身上耸立着信号灯和烟囱,小巧的方向盘稍一拨动就能自如转动。“还有这艘木制龙舟模型,正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浏阳河上常见的‘调羹把子船’,船体短而宽像汤勺。”而与其他模型只见船不见人不同,龙舟模型上王芳德特意“安置”了22名“划手”和“掌舵人”、“鼓手”,奋力划桨的姿势、敲锣呐喊的表情,让模型也显得动感十足。
生于船上,船只如同家
“生长于船上,工作后做水手、当船长,大半辈子都在和船打交道。”王芳德感慨,从爷爷辈开始家就安在湘江木船上,靠营运货物维持生计,而他自己正是出生于一艘小驳船中。“水上讨生活要捱得住风雨寒暑,木船舱内夏天像蒸笼,冬天若遇到风雪,早上起来被子上一层薄薄雪花。”王芳德说。
15岁开始在自家小船上学习掌舵,17岁便进入当时的长沙市木帆船合作社学驾机动船,此后的几十年里,王芳德从水手一步步成长为船长,见过摸过的船不胜枚举,即便是后来走上管理岗位,也是与船打交道。“运货最远要到上海,近的码头也在岳阳、益阳,生活枯燥自不用说,有一次出船58天,回到家中连1岁的女儿都不认识我了。”在王芳德看来,那一艘艘船只同样是飘荡在水面上的家,而随着行船经历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家”也在他的脑海中定格。
希望建“湘船文化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钢质机动船的广泛使用,木帆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仅见极少数无帆的木船和筏子而已。”如何让湖湘木帆船不驶出人们的记忆?从2010年开始,老船长就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我不会绘制图纸,所有船的模样就在我的脑海中。”制作过程中,王芳德一人肩负设计、木工、雕刻、组装数职。“制模型最难的就是把握好比例,长了短了、宽了窄了,只能靠一次次端详比较才能确定下来。”
如今,已有三艘船模型在王芳德手中问世,而他也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让已从湘江水系里消失的那些木帆船再现,并最终打造一个“湘船文化博物馆”,“让我们的后人能更直观了解湖南的船舶演变和水运的发展史,让这具有湖湘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传承。”
相关链接
30余种木帆船
曾航行在湖湘河网
“湖湘河网密布,旧时水运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而根据河道的宽度、弯度和水流速等不同,各地也就形成了类别结构不同、外观各异的木帆船。”王芳德告诉记者,据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活跃在湖湘水系中的大小木帆船和筏子主要有30多种,如益阳的铲子船、湘乡的碳壳子船、常德的麻阳船等,而仅长沙就有浏阳秋船、捞刀河倒扒子船等诸多种类。
分享到:
2012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第二届中国郴州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