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在天心区湘府英才益清小学校园里,“非遗在校园 文化共传承”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非遗集市、非遗体验、冬至美食、国风运动、快板表演、长沙弹词……长沙地区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现场的学生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长沙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市文明办副主任丁德喜,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岚、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伟等领导出席活动。
在本次开馆仪式现场,管乐演奏《龙舌兰》、长沙快板《长沙非遗长沙情》、长沙弹词《老街闲情》和舞蹈《剪纸姑娘》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赢得掌声连连。与此同时,在活动现场还为积极参与校内外非遗课程与实践活动的班集体、学生个人,以及积极参与非遗课程建设的教师颁奖。


在开馆仪式现场,市文旅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岚强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建设,湘府英才益清小学分馆建成开馆,这是整个长沙地区的第一家非遗分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希望湘府英才益清小学分馆以文润心,提升文化育人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也希望广大非遗工作者以此为契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让更多的非遗分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湖湘大地蓬勃生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绚丽非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谱写非遗当代华章。”


湘府英才益清小学孟新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非遗分馆即将开馆,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进一步加强与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交流合作,推进非遗特色课程建设,以课程的方式传承非遗价值,让非遗绽放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作为长沙首家建在小学里的非遗馆分馆,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湘府英才益清小学分馆以“非遗之森”为主题,分为序厅、匠心司艺、乐韵流淌、民俗万象四部分。以童趣的氛围、新颖的展陈方式来展示长沙地区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了解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方式的窗口,让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馆内除了有各类非遗项目展示外,还设置有多个体验区域和非遗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非遗项目体验和充足的非遗技艺了解空间。

在本次“非遗在校园 文化共传承”主题活动中,湘绣、长沙棕叶编、夏布织造技艺、面塑制作技艺、长沙剪纸、传统和香制作技艺、长沙谜语、蜡染扎染、拓印等形式多样的长沙非遗项目在精彩展示;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能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剪的是什么吗?”在学校中心广场的剪纸展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跃然于红纸上。长沙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晴正将自己结合冬至节气创作的剪纸作品给学生们进行示范教学,引来众多学生围观体验。

“我刚刚在冬至美食区体验完包饺子,没想到还可以跟着剪纸非遗传承人老师学着剪出一碗饺子来,这也太神奇了!”来自四年级的罗同学兴奋地跟身边的同学分享道。

除此之外,包饺子、煮汤圆、蒸果饭、投壶、蹴鞠等传统民俗活动在现场缤纷呈现,吸引了现场许多师生们驻足。



座落于橘子洲头125号的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18年开馆至今,五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已超过500万人次。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引导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自2022年启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分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以非遗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湘府英才益清小学分馆的建成,是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面向全社会开设分馆的首次实践,是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成效。学校分馆依托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总馆为中心,借助其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场地特点、受众特点,实现传统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教育双向赋能。

下一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与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美丽校园,共维共享;让广大青少年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喜欢非遗、宣传非遗、传承非遗,提升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来源:文旅长沙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